正文

3.那些落榜的名字,成了傳說(3)

中國首富報告 作者:杜博奇


“原罪”一詞來自基督教教義,是指人類與生俱來的罪行。“就是那從一入了世界,又傳給眾人的罪”,是所有罪的源泉。

1999年前后,伴隨著大批富豪的落馬,“原罪”一詞進入了公眾視野。人們常把民營企業(yè)家不清不白的第一桶金視為財富的“原罪”,伴隨他們膨脹、崛起、衰落,終其一生、洗脫不去。

萬罪之源

按照奧古斯丁對原罪的理解,“雖然為數(shù)只是一個,但若把它加以分析,就可以看出許多不同的罪包括在其中?!被浇讨械?宗罪包含人類所有罪惡,它們又都始于原罪,可見原罪是萬罪之源。

由此推之,富豪落馬的罪名雖千差萬別,但源頭都趨于一致,那就是第一桶金中蘊藏的無限罪惡。具體到中國而言,正如馮侖所說的“最初制度安排上的困境和悖論造成的源發(fā)性疾病”,歸根結底是制度環(huán)境所激發(fā)出來的賭性。

賭性比原罪更不易察覺,卻同樣與生俱來。不難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第一代企業(yè)家屬于白手創(chuàng)業(yè),下海前囊中羞澀,兩手空空,實際上是在一無所有的基礎上“博人生”。他們都是生活困頓的窮人,下海其實是無奈之舉,正因為一無所有所以才無所畏懼,所能失去的無非就是原本沒有的。帶著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shù),而這恰恰是人性中潛藏的賭性,一旦窺見致富門路,就拋棄所有的道德、法律觀念,不惜鋌而走險。

人們往往走極端,不是過于理想化,就是過分苛刻?,F(xiàn)在看來,遵循商業(yè)原則清白賺取第一桶金的人微乎其微,大多數(shù)人的發(fā)家史都有瑕疵幾乎沒有人否認民營企業(yè)原罪的存在,連幾位一向形象良好的企業(yè)家也坦然接受。如柳傳志承認聯(lián)想早年面臨生存壓力,曾賴過賬,走過私;劉永好承認手下的總經理在江西生產銷售過用高水分的玉米做成的飼料,導致農民的豬吃了他們的飼料不長肉,“雖然新希望當時多賺了500萬元,但之后第二年、第三年,江西很多農民就不再買新希望的飼料”;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則坦言,自己對普通工人抱有深深的負罪感,整日如芒刺在背。。當然,鉆空子賺取第一桶金,對那些敢于冒險出軌的人來說相對容易一些。大凡老實本分的人并不是做生意的料,這種無中生有的事情對他們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遑論付諸實踐。這也是落馬富豪都是不安分分子的原因。

不安分分子的共同特征是四處尋覓機會,并且有從中贏利的特殊本領。他們下?;旧隙际菧愬X或貸款。通常情況下,朋友、親戚幾個湊一點錢,張羅一個攤子就可以開干。如果說有違制度,就是與“禁止私人經營”的政策相背離,即便不被阻止,也會因利潤微薄而無以為繼。至于更大一點的生意就需要貸款了。但名不正言不順,從銀行借貸無門無路,只能從民間高息舉債,由此導致地下錢莊盛行一時。但賭性大發(fā)的他們已經顧不上這許多,唯有沿著危險的道路一路狂奔下去,直至車毀人亡。

如果說原罪需要環(huán)境觸發(fā),那么早期的制度悖論為民營企業(yè)家的冒險提供了土壤。胡潤注意到,“民營企業(yè)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竟不能在中國的銀行開賬戶”。當時有一句順口溜“一國營二集體,不三不四干個體”,點出了中國第一批富豪尷尬的出道背景。被排斥在主流商業(yè)之外的民營企業(yè)融資困難,除了高利貸別無生路,導致偷稅、走私屢禁不止。為尋求保障,企業(yè)家也容易走上政商勾結的道路。

賭性體現(xiàn)為冒險性就是扎堆投機,找一個能賭的地方和能賭的項目盡情發(fā)揮:20世紀80年代末的“倒爺”泛濫,20世紀90年代初的房地產泡沫,隨后的股市狂熱以及經久不衰的官商結盟。在這種充滿刺激的游戲中,有人傾家蕩產,也有人成功突圍,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后又迅速抽身撤離。就像吳曉波在《大敗局Ⅱ》中提醒的那樣:“如果你是一個身無分文的創(chuàng)業(yè)者,你不妨到那些充滿了暴利和游戲規(guī)則不健全的產業(yè)中去撈取你的‘第一桶金’;可是如果你又是一位胸懷大志的企業(yè)家,那么,你就必須馬上把雙手洗干凈,然后盡快而永遠地離開那里。”

豎子成名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制度破綻令投機者成功。人們始終無法對落馬富豪的第一桶金釋然,是因為那其中包含了無序競爭年代的野蠻,正常的經濟秩序和商業(yè)規(guī)則被打破,是引發(fā)財富變質的火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