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成年男子身上,這個發(fā)現(xiàn)幫助人們認識了一種新的致命疾病——艾滋病(AIDS)和免疫缺陷病毒(HIV)(詳見第十九章)。
在情感方面,死亡教育主要是關于人們對于死亡的感受、情緒和態(tài)度(詳見第二章)。在這方面,死亡教育旨在幫助那些未曾經(jīng)歷過喪親之痛的人們正確地認識到那種悲傷是深刻的、強烈的、持續(xù)的和復雜的。比如,很多經(jīng)歷過喪親之痛的人告訴我們,當他們十分痛苦的時候,那些未曾有類似經(jīng)歷的人卻對他們說“我知道你的感受。”其實,這聽起來很冷漠,因為他們沒有經(jīng)歷過,怎么可能理解?這種話也許是出于善意,但似乎對喪親的痛苦過于輕描淡寫了。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多人仍然錯誤地認為也許幾天或者幾個星期之后,人們就會忘記逝去的親人。事實上,失去生命中某個重要的人,就要重新開始學習活在沒有那個人的生活中,這是一個持續(xù)的痛苦的學習過程,而不僅僅是短時間內(nèi)就能一次性解決的問題。分享和探討這種悲傷是死亡教育在情感方面重要的一課。
死亡教育在行為層面上,旨在探討人們在特定情境下為什么會有某種行為,這種行為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以及他們究竟該怎么做。在我們的社會中,大家都不太愿意接觸葬禮或者臨終之人,因為他們不知道在那種場合該怎么說,怎么做。他們盡量遠離臨終之人或者喪親的人,把他們獨自留在痛苦的境遇中,不去支持、陪伴和安慰他們。實際上,他們非常需要我們的幫助。這種行為教育告訴我們,我們的善意與關懷不在于我們說了什么,而是能夠真正的傾聽需要幫助的那些人。死亡教育會告訴我們?nèi)绾闻c需要幫助的人進行交流。
在價值觀層面上,死亡教育可以幫助人們識別、表達和確立人們生命中的基本價值觀念。生與死是不可分割的。生與死,團聚與分離,幸福與悲傷——在人生經(jīng)歷中都是相輔相成的。人們可以從死亡這個重要的視角看清生命的意義。
進入21世紀,死亡的價值觀涉及了更多的內(nèi)容:恐怖主義、核威脅、流行病與防治問題、災荒地區(qū)人們的營養(yǎng)不良、人口分布不均、死刑、墮胎、協(xié)助自殺、安樂死和現(xiàn)代醫(yī)學帶來的正負兩面性和極為復雜的技術。孩子們提出的種種關于死亡的問題更是直擊價值觀的要害。所以,我們不應該再刻意讓孩子們回避相關的教育;不該在孩子們的心中把人生虛構成永無止境的光明旅程,而避談陰霾和淚水。即使現(xiàn)在我們能做到,那么將來呢?當他們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這些痛苦,而又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情況會怎么樣呢?不如趁早用適合他們的方式來講述一些關于生死的事實,讓他們逐漸形成成熟的價值觀,這才能讓他們積極地面對現(xiàn)實,才能更好地生活。
死亡教育的六個目標
優(yōu)質(zhì)的教育一定會根據(jù)教育對象設立總體目標和每一步要實現(xiàn)的具體目標。比如說,大學教育目標是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以幫助他們對各自專業(yè)的意義、實用性和價值有客觀的判斷。死亡教育同樣具備這個廣義的目標,同時還有切合自身的具體目標。
從我們講第一堂課開始,我們就在思考我們的教育目標。我們曾經(jīng)收到一封來信,寄信人是科爾納夫人,她沒有上過我們的課,與我們未曾相識,但我們非常感謝她的建議。其實,我們也很困惑:該如何評價她的話?我們是否真的要考慮教人們?nèi)绾嗡劳?,就像科爾納夫人一直認為的那樣?這封信讓我們仔細思考講這門課究竟想要完成一個什么任務?經(jīng)過一次次的論證,我們逐漸認識到死亡教育的六個基本目標。
給死亡教育課教師的一封信
尊敬的科爾博士:
感謝您開設的死亡教育課程。
我從未上過您的課,您可能會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我寫這封信。
我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她身患重病已經(jīng)54天了,幾進幾出重癥監(jiān)護病房,危在旦夕。我和醫(yī)生盡可能多地陪伴在她的身旁安慰她。
一天,她用那美麗溫柔的褐色眼眸注視著我,然后問:“為什么沒有人教我如何去死?我們自小就在母親膝下學習如何生存,卻從未學過面對死亡該怎么辦?”
希望您的課程能夠幫助人們度過人生最后階段,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它。
愿上帝保佑您!
科爾納夫人
1975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