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應對悲痛:個人如何給予幫助(10)

死亡課 作者:(美)查爾斯·科爾


很多悲痛者需要他人溫和地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而不是強迫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悲傷,惹他們大哭。如果悲痛者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這些強烈的情緒,例如憤怒或者譴責,他們就能夠戰(zhàn)勝困苦繼續(xù)生活下去。同理,如果悲痛者漸漸認同自己在逝者過世之前自己的確努力過,也嘗試過各種可能的方式去救助,他們會感覺好一些。但是,悲痛者必須自己去尋找這些安慰來原諒自己。輔導者只起到輔助作用,并在整個過程中必須做到敏感體察悲痛者的情感,時刻表現(xiàn)出對他們的關愛。

3、幫助悲痛者獨立生活。輔助者可以幫助悲痛的人們解決問題或者幫助他們自己做出決定。

因為,在人們悲痛的時候往往很難做出很明智的判斷,所以人們往往建議悲痛者不要在這個時候做出一些重大的決定,例如變賣財產、換工作、搬家等等。朱迪·布盧姆寫的兒童小說《老虎的眼睛》中,小女孩的父親在大西洋城的7-11便利店被害了,小女孩從大西洋城搬到了洛斯阿拉莫斯的姑姑家,但是對于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好方法,她的媽媽和她的弟弟終日生活在悲痛之中。

盡管如此,輔助者并非要承擔全部的任務,為悲痛者做決定。因此,當他們必須要獨立做決定的時候(例如,他們如何在悲痛期對待自己的性需求,這可能包括渴望愛撫,或者想與另外一個人交往),輔助者的主要責任就是在決定的過程中盡力幫助他們做出理智的決斷,最好是以一種有效且非武斷的方式。幫助悲痛者獲得新的有效的方式來對抗悲痛就是幫助他們在最無助的時候找到力量。

4、幫助悲痛者在痛失親人的經歷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如同我們在第八章所了解的,在摯愛的人的死亡中尋找生命的意義,對于悲痛者來說真是一個很大的個人工程。輔助者不能單純地將意義強加給悲痛者,或者武斷地為悲痛者定義他的失去對他意味著什么。盡管如此,輔助者還是可以幫助他們尋找,尋找能夠讓他們好好活著的意義;沒有了那個人,整個世界都變了,但是總還有意義讓他們繼續(xù)活下去。有些人皈依了某種宗教,使他們在廣義或者狹義的層面上確信他們確實有活下去的意義。還有人將親人的逝去理解為他必須這么去做,還有人認為發(fā)生這樣的悲劇,他們仍能從中學到些什么。即使再說得通的原因也不能讓悲痛者緩解痛苦,很多人還是能從死者生前從事的活動中找到些許安慰。比如說,建立一個紀念碑,或者以逝者的名字成立一個基金會,還有人到處宣講以減少槍擊事件或醉酒駕車的悲劇,因為他們所愛的人就是這些行為的受害者,所以他們希望未來不要有人再做這樣無謂的犧牲了。

5、幫助悲痛者從精神上將死者重新定位。這個觀點不僅僅,也不總是指幫助悲痛者去與死者建立一種新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流逝,也許這種做法是很合適的。但是關鍵的問題是不能過于激進地抑制悲痛者的痛苦。這個觀點的核心是“幫助悲痛者在生活中找到一個新的空間留給逝者,一個可以讓悲痛者繼續(xù)前行的空間,最終他會與逝者建立新的關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些紀念物,以正視痛苦,宣泄痛苦,重新建立與死者的關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