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25th, 2009
這幾天天氣轉涼了,每天20多度,不冷不熱,時不時地吹來一陣小涼風,感覺很愜意。來美國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我不但交到了好幾位美國朋友,與老師的關系也相處得很融洽,我的口語水平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總之,所有的事情正一天天地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我在美國的生活與學習也越來越順暢。
今天上了一節(jié)新課,是forum(討論課)。首先老師給我們放了一段視頻,是有關教育和孩子想象力的??赐旰罄蠋煵⒉患庇跒槲覀冎v解,而是列出了幾個問題讓大家集體討論。對于這個主題,我的感觸還是比較深的,因為中西方教育對于孩子想象力的培養(yǎng)這方面就存在著天壤之別。記得幾天前,小妹妹用雙臂抱著一張紙跑到我面前,興奮地對我說:“Claire,你看,這是我畫的小鳥,漂亮吧!老師都稱贊我,說我有做畫家的潛質(zhì)!”我低頭向紙上看去,差一點沒笑噴出來,那怎么可能稱之為鳥?說它是一只母雞都不為過!肥碩的身子支在兩條牙簽細般的腿上,兩邊的翅膀好像肌肉萎縮般糾結地團在身上。我不禁好笑地問她:“你這鳥能飛?”小妹妹高聲強調(diào):“當然能,只不過它現(xiàn)在在走路而已?!蔽腋佑X得好笑:“鳥還會走路的?那它長翅膀干嗎?”小妹妹有些急了:“人都能走路鳥為什么不能?你看門外那些鳥,哪個不是走路的?”被她這么一問我不禁愣了,別說,每次出門時看到院門前的肥麻雀、胖鴿子還真是蹦蹦跳跳,走來走去的。記得上小學時,我們也學過畫鳥的,那時老師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只,然后教我們:鳥頭要畫小,鳥身要畫窄畫長,翅膀要畫大,這樣才像小鳥,這樣的小鳥才能飛。所以從小到大,一說起小鳥,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飛”,哪里想過小鳥還是會“走”的。
我把這一差異在討論課上說了出來,老師和同學們無不瞪大了眼,直嘆驚奇。有些同學認為中國的小孩很可憐,因為他們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來創(chuàng)造小鳥。而有些同學則認為中國的學校實在是太了不起了,因為他們肯定能把每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素描畫家。
在兩大陣營激烈的討論聲中,這節(jié)課很快就結束了,老師和同學們好像還討論得意猶未盡,并紛紛對我提出這樣有意思的論題表示感謝,老師更是把“論中國與美國繪畫教學的差異”留做作業(yè),以便大家繼續(xù)發(fā)揮。沒想到我只是隨口提出的問題就得到了這么多人的重視與回應,我如眾星捧月般立在教室中,那感覺真是棒極了!
美國學校里的很多課程都是這樣設置的,上課時學生們先看視頻或先閱讀文章,然后毫無忌諱地進行討論。老師們很喜歡用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一方面這樣比較省力,因為老師要么就是翹著二郎腿,要么就是趴在桌子上,要么就直接坐到我們中間,或聽或參與我們的討論。想想國內(nèi)的老師站在講臺上聲嘶力竭地講課,日積月累,不是嗓子干啞,就是扁桃體發(fā)炎的,與美國老師相比,中國老師還真是辛苦;另一方面這樣讓學生全身心參與的開放式教學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