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9)

老祖宗傳下來的育兒智慧 作者:懿湘


再后來,劉邦斬白蛇起義,劉盈和母親、姐姐也就處于一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之中。戰(zhàn)爭年代,免不了總被追殺逃命的。有一回,劉邦帶著劉盈姐弟倆逃命,眼看追兵越來越近,劉邦憂心如焚,為了逃命,好幾次把兒女給推下車去。沒法考證當(dāng)時劉邦是怎么想的,是為了保護(hù)劉盈姐弟倆呢,還是為了減輕車上的重量自己逃命?還好有大將夏侯嬰在,他實在看不下去了,劉邦每蹬一次,夏侯嬰都跳下車把孩子們又給抱上來,讓他倆一邊一個抱著自己的脖子。天底下估計很難找到這樣的父親了。可憐的劉盈,幼小的心靈,哪經(jīng)得起這般折騰啊。劉盈的性格形成,跟父母的強勢不無關(guān)系。

可見,有一個皇帝老爸,不見得就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F(xiàn)在很多的富二代,在教育問題上也出了不少問題。因為富一代們花太多的時間去打天下了,哪有那么多時間去管理孩子的事情啊,雖然不至于像劉邦那樣把自己的子女踹下馬車,但對孩子的管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而孩子是世界上最需要愛的群體,是一群用愛才能澆灌出來的花朵,所以,天下的父母們少忙一點,多關(guān)愛孩子一點吧!劉邦何等聰慧的人物,當(dāng)然也就“醒悟”過來了,為人父母的,哪有不愛自己孩子的。他在臨終前親自撰《手敕太子文》,成為后世有名的帝王家訓(xùn)。

“吾遭亂世,當(dāng)秦禁學(xué),自喜,謂讀書無益。泊踐祚以來,時方省書,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堯舜不以天子與子而與他人,此非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人有好牛馬尚惜,況天下耶?吾以爾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稱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為汝來,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為嗣。

“吾生不學(xué)書,但讀書問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辭解。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xué)習(xí),每上疏,宜自書,勿使人也。

“汝見蕭、曹、張、陳諸公侯,吾同時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語于汝諸弟。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諸兒皆自足立,哀此兒猶小也?!?/p>

大意是說:我遭逢動亂不安的時代,正趕上秦皇焚書坑儒,禁止求學(xué),我很高興,認(rèn)為讀書沒有什么用處。直到登基,我才明白了讀書的重要,于是讓別人講解,了解作者的意思?;叵胍郧暗乃魉鶠?,實在有很多不對的地方。

古代堯舜不把天下傳給自己的兒子,卻讓給別人,并不是不珍視天下,而是因為他們的兒子不足以擔(dān)當(dāng)大任。人們有品種良好的牛馬,還都很珍惜,況且是天下呢?你是我的嫡長子,我早就有意確立你為我的繼承人。大臣們都稱贊你的朋友商山四皓,我曾經(jīng)想邀請他們沒有成功,今天卻為了你而來,由此看來你可以承擔(dān)重任。現(xiàn)在我決定你為我的繼承人。

我平生沒有學(xué)書,不過在讀書問字時知道一些而已。因此文詞寫得不大工整,但還算能夠表達(dá)自己的意思。現(xiàn)在看你作的書,還不如我。你應(yīng)當(dāng)勤奮地學(xué)習(xí),每次獻(xiàn)上的奏議應(yīng)該自己寫,不要讓別人代筆。

你見到蕭何、曹參、張良、陳平,還有和我同輩的公侯,歲數(shù)比你大一倍的長者,都要依禮下拜。也要把這些話告訴你的弟弟們。

我現(xiàn)在重病纏身,使我擔(dān)心牽掛的是如意母子,其他的兒子都可以自立了,可憐這個孩子還太小。

劉邦坦誠地說,自己少時沒立志學(xué)習(xí),后來追悔莫及;當(dāng)了皇帝后深切地體會到學(xué)習(xí)對于人是多么重要,訓(xùn)誨太子要立志治學(xué),處理朝政要親自動手,不能請人代替?!叭酥畬⑺溃溲砸采??!眲钆R終敕文教子,與其說是對太子及皇室諸兒孫,倒不如說是對后人諄諄教誨的肺腑之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