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問題一:外遇是可饒恕的“罪”(29)

方博士支招兒:破解婚姻6大困局 作者:方剛


所謂譴責婚外戀,是基于兩個前提:一、愛情不能變;二、結婚之后就不能再有愛情。這在人際交往相對少的農業(yè)社會是可以做到的,在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社會,正受著來自多方面的挑戰(zhàn)。我們已然看到,大多數民眾對婚外戀更多持一種中性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tài)度,過去那種一味譴責“第三者”的輿論導向已然有所變化。

愛情本身是一種情感活動,而情感活動是流動的,是受各種因素制約處于變動中的,所以愛情不能變的假設從一開始就是站不住腳的。有人調侃地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親對孩子的愛,其次是狗對主人的愛,再其次是情侶之間的愛。聽起來像在咒罵愛情,其實正說中了愛情這種本質上是基于性吸引的兩個原本完全陌生的男女之間的感情的實質。母親對孩子的愛基于割不斷的血緣,狗對主人的愛基于一種感恩與依附,而情侶間的愛則完全是基于利益的權衡。憑著一本《家庭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貝克爾,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愛情與婚姻都是建立在利益權衡基礎上的感情,是經濟人的選擇。

即使拋開利益的權衡,單純從人性的角度看,現(xiàn)代社會也令一份期許長久的感情危機四伏。人的壽命延長,生活變化太快,信息多元刺激,人的心靈與現(xiàn)實都處在變化中,不斷認識各種各樣的人,接受各種各樣的誘惑,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人的情感不變才怪呢。情感的產生與否完全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自然過程,與當事人是否結婚完全沒有關系,也不會理睬所謂道德的規(guī)范。這就不難理解,未來社會中我們將越來越面對婚姻的脆弱性問題。中國社會進入了西方許多國家二三十年前便已進入的離婚高峰期,與社會現(xiàn)代化的進程直接相關。

所以漫畫中的女性不得不面對這樣的選擇:是為了婚姻的義務而背叛自己的愛情,還是為了背叛一份真愛而放棄過時的舊愛情。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無論她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會有人喝彩有人貶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