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生命這出戲(12)

寂靜之道 作者:希阿榮博堪布


 

佛陀早就提出了告誡,末法時期的人,福報智慧淺薄,不要一味追求所謂的“開悟”,那樣只是增加了知識和傲慢,對自我的執(zhí)著反倒更強烈了。應(yīng)該精進地降伏貪嗔癡慢等煩惱,相續(xù)調(diào)柔了,修行才能有所進益,才能樹立堅定的正確的見地。

善知識指點提攜,也只是幫助廓清我們錯誤的知見,修行還是要靠自己親歷親為,煩惱還是要靠自己去降伏。自心煩惱不伏,妄念顛倒,“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

開發(fā)智慧,首先需要定,一步一步清除掉內(nèi)心的干擾、雜念。沒有定作為基礎(chǔ),一顆心恒時處于散亂攀緣當(dāng)中,即便生起一點點智慧,也是力量極其微弱,猶如風(fēng)中之燭,無法驅(qū)除愚癡黑暗。

定分為止和觀。止,偏向于不起分別,專注一境;觀,是通過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以分別止分別。止觀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如果單修止,不修觀,容易墮入無想定,空心靜坐,一坐千年也還是在癡心里打轉(zhuǎn)。

得定需要心理條件和生理條件,身心都要寧靜、專注、敏銳,不緊不松,恰到好處。做到這樣是需要持戒的。持戒,即通過持續(xù)、清醒的覺察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如果連身體也管不住,如何去調(diào)伏比身體更難以捉摸的心呢?管不住心的話,定就無從談起。所以,定的基礎(chǔ)是戒。

戒并非像有些人認(rèn)為的是佛陀根據(jù)自己的好惡,硬性制定的律法,沒多少理由地規(guī)定必須這樣、不準(zhǔn)那樣。佛教戒律完全不是如此。當(dāng)年佛陀通過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為會造成惡性后果,使人遠離安樂并障礙解脫。出于悲心,佛陀為大家開示了行為取舍的道理。這就是戒律的由來。制定戒律是為了幫助眾生斷除煩惱、滅諸過失。

受戒是自愿宣誓,表示自己決心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沒有人強迫和命令你必須這樣那樣。一旦你自己發(fā)下了誓言,就該恪守之。沒做到的話要懺悔,并不是因為不懺悔你就會觸犯某個主宰者的權(quán)威而受其懲罰,而是因為不當(dāng)行為會帶來惡性后果,傷害到你自己,所以要通過懺悔,通過心的改變?nèi)ジ淖兙壠?,并最終改變結(jié)果。

眾生持守戒律的能力有強有弱,佛陀因而制定了不同的戒律,使眾生得以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和能力,有選擇地受持,可以受一條、受多條,也可以受一天、受一生。

戒、定、慧在佛教中稱為三無漏學(xué),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依此而斷煩惱,出生死。理論上說,戒、定、慧有個先后順序,這是便于解釋其內(nèi)在關(guān)系,而實踐中并沒有截然分開的三個階段,先戒,再定,再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