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漢尼拔,也無法突破這樣一個包圍圈。他能做的只是派努米底亞騎兵,冒死進入加普亞,告訴被困其中的加普亞軍隊,他已經(jīng)到了。
既然無法突破包圍圈,漢尼拔不得不在平原地帶布下陣地,向包圍加普亞的羅馬三支軍隊一一挑起會戰(zhàn)。然而,羅馬的三位指揮官完全無視他挑起的正面會戰(zhàn)。當然,兩軍沒有單純地相互對峙。漢尼拔乘羅馬的六個軍團全部投入到攻打加普亞的機會,嘗試向那不勒斯、波佐利和庫邁等海港城市發(fā)起進攻。但是,作為“羅馬聯(lián)盟”的加盟國,這些城市都抵御住了漢尼拔的進攻。后來,包圍加普亞的羅馬六個軍團中的其中一個趕來增援。致使?jié)h尼拔無功而返。為了宣泄心中的憤怒,他只有在那一帶燒殺搶掠。
在這些戰(zhàn)斗中,羅馬方面自然有死傷者出現(xiàn)。同樣,漢尼拔的部下也在一點一點地減少。自從塔蘭托投奔漢尼拔后,漢尼拔幾乎控制了意大利南部的所有地方。為了守住這些地方,漢尼拔不得不分出部分兵力。因為意大利南部的各城市,沒有一座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對抗羅馬軍隊。
當然,分出兵力,對漢尼拔來說并不難。因為他在自己控制下的各地招募士兵,補充了軍隊的有生力量。問題是,一支隊伍如果沒有一位優(yōu)秀的指揮官,這支軍隊是沒有戰(zhàn)斗力的。在意大利的迦太基軍中,除了漢尼拔,找不出第二位有才華的指揮官,這就是現(xiàn)實。只要漢尼拔一離開,迦太基軍隊就會成為格拉古的奴隸軍團口中的肉。所以,漢尼拔看似所向披靡,事實上,不管是留在坎帕尼亞全力支援加普亞,還是試圖攻占那不勒斯等海港城市,漢尼拔都處于兩難的境地。
公元前212年一整年,羅馬軍隊和迦太基軍隊沒有交手。與意大利本土情況相反,在西西里戰(zhàn)線,局勢明顯有利于羅馬方面。
羅馬元老院把馬爾凱魯斯從漢尼拔戰(zhàn)線上撤出來,派往西西里是有原因的。馬爾凱魯斯有一個外號,叫“意大利之劍”,這源自他主動出擊、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他的任務(wù)是在攻打倒戈敵方的錫拉庫薩時阻擊來自迦太基的軍事增援。
如果說漢尼拔是在完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堅持在意大利的戰(zhàn)事,那么這種說法基本上是不真實的。盡管迦太基沒有向羅馬發(fā)動海戰(zhàn)以爭奪制海權(quán),但是迦太基的確曾多次派出船隊前往意大利增援漢尼拔。只是除了僅有的一、兩次,增援行動幾乎都以失敗告終,因為羅馬海軍在海上作戰(zhàn)能力非常強大。
向錫拉庫薩提供援助遠比向塔蘭托派出船隊支援容易得多。畢竟,從迦太基到錫拉庫薩的海上距離只有到塔蘭托的二分之一。首先,派遣船隊不可能只有一艘;其次,船隊在海上遭遇羅馬海軍的概率,與海路的距離成正比;再有,支援錫拉庫薩關(guān)系到對西西里全島的控制,因此,在迦太基國內(nèi)也更容易得到國內(nèi)農(nóng)業(yè)派的支持。事實上,從坎尼會戰(zhàn)后的第二年開始,迦太基就匆匆向倒戈迦太基方面的錫拉庫薩送去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