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要為民辦實事,首先當然是要知道什么樣的事情才是老百姓所關心的、需要的、真正的“實事”。這就需要官員深入老百姓當中,傾聽老百姓的呼聲,實際調研,掌握情況。只有深入到第一線, 才能更好地了解群眾, 為群眾排憂解難。在這方面,周恩來總理的事跡最具典型性。比如,他曾深入里弄,了解市民的居住環(huán)境;他親自登上公共汽車,體驗群眾乘車的困難;他夜訪公安派出所,了解治安情況;他冒著余震危險,鉆進災民住的窩棚察看災情;他走進工棚,了解工人的生活。而且,他認為,要了解真實情況,就要與老百姓平等相待。他自己在調查中,總是輕車簡行,不要迎送,深入到最基層。
官員為民辦實事,還要有為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既然是辦實事,就一定要辦實在、辦好。這中間要克服各種困難,要堅持到底,甚至要親力親為、吃苦耐勞,這些都需要為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
1990年5月,鄭培民出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書記。上任伊始,鄭培民就問:“哪個村子最窮?”隨后他就去了叭仁村,這個村在一個走起來累死人也嚇死人的山頭上。到村里后,鄭培民首先了解到,這里水貴如油。于是,他積極聯系有關部門,認真調查研究并做了一系列扎實的工作,終于使這個村子通了水和電。從此,鄉(xiāng)親們再也不用拎著重重的木桶,吃力地走上16里路,到山溝里提水了。正是以這種態(tài)度,兩年多時間,鄭培民的足跡走遍了湘西州218個鄉(xiāng)鎮(zhèn)
官員為民辦實事,還要有科學的決策和計劃。這是貫徹科學發(fā)展觀的體現,也是從很多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大躍進期間,1960年是“瞎指揮”和“強迫命令”最厲害的一年。各級官員不根據客觀規(guī)律辦事,憑主觀愿望出發(fā),搞強迫命令、瞎指揮,做出許多蠢事來。比如,四川的一個地方要求定向密植種包谷,將來長出的禾苗,要像士兵在操場“立正”那樣,一律向左看(向太陽),葉子都不能亂長。1960年,風調雨順,本是個豐收年景。由于搞“瞎指揮”和“強迫命令”,造成了人為的自然災害,糧食大幅度減產,幾乎把國民經濟推到崩潰的邊緣。碰到一些反反復復、勞民傷財的胡子工程,胡耀邦同志總愛說一句話:“張書記挖,李書記埋,王書記上臺又重來!”
1999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在一次開會時說:現在干部隊伍的問題很多,其中四個問題相當嚴重:第一是跑官。第二是享受,有些地方很困難,但干部卻整天吃吃喝喝嘴不停;第三是擾民。不斷收費,亂攤派;第四是瞎指揮。有的領導干部腦袋里還是計劃經濟那一套,又不懂計劃經濟。只記得一條,就是行政干預,什么事情都是行政干預,強迫銀行貸款,強迫企業(yè)生產,生產積壓產品,片面追求高指標。朱镕基說,只要你認真給人民群眾辦好一件事,解決好一個實際問題,他會永遠記住你,說空話沒有用。
最后,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下,官員為民辦實事都應特別注意關注民生民情問題,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把民生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下大氣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特別是在關系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問題上。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每年都會專門制定一些為民辦實事的計劃,選出幾件事情,作出承諾,很受老百姓歡迎。但是,結合實踐的經驗,官員在為民辦實事時,還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首先,不要有“政績”思想。既然是“辦實事”,就實實在在地一心想著如何讓老百姓享受實惠,不要摻雜其他思想、其他因素。否則,先是大張旗鼓地宣傳,給老百姓以希望和憧憬,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吊起了人們的胃口。結果,出現任何差錯、紕漏或者夾雜了任何思想,都會使事情變味,成為發(fā)餿的面包。
其次,不要走過場,最終使結果變了樣?!懊孀庸こ獭被菝窆こ套兞藰?,把山漆成綠色,把政府大樓蓋得豪華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