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東渡(1)

過臺灣 作者:林那北


順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仍未回暖的寒風中,金門島料羅灣戰(zhàn)船密布,旌旗獵獵,400艘船艦和25000名將士,在鄭成功的親率之下,向著海峽對岸出發(fā)了。這是一場志在必得的戰(zhàn)役,說到底鄭成功與他的軍隊此時也沒有再輸一場的資本了。

作為向?qū)?,何斌也一同東去。

次日凌晨,鄭氏大軍抵達澎湖,四月初一浩浩蕩蕩的鄭家舟師又在薄霧之中駛進鹿耳門,從赤嵌樓以北的禾寮港登上了臺灣島。

這一天是1661年4月30日。這個日子后來被歷史記住了。

從鹿耳門外海進港其實有兩條路:南航道口寬水深,但有荷蘭軍艦停泊那里,岸上又有重炮捍御航道;另一條航道就是鹿耳門了。

有一張1626年西班牙人繪制的臺南港口古地圖,勾畫出了當年鹿耳門地勢之險要——狹窄、細長,而港道下的暗礁更是幽深莫測。郁永河在《裨海記游》中也曾這樣寫道:“鹿耳門內(nèi)浩瀚之勢,不異大海,其下實皆淺沙。若深水可行舟處,不過一線,而又左右盤曲,非素熟水道者不敢輕入,所以稱險?!闭怯捎诼苟T航道水淺礁險,水路卻長達數(shù)十里,之前荷方又以破船將水道堵塞,只有漲潮之時,才能容船通過,所以,荷方掉以輕心了,認為鄭氏軍艦根本不可能從那里通過,便只在南航道上備有大炮。

熟讀兵書的鄭成功決定鋌而走險,避開南航道,從北航道長驅(qū)直入。行動前,他特地焚香祈禱:“成功受先帝眷顧,敢不竭力,無如寸土未得,依然孤島危居。今天冒波濤前來收復臺灣,蒼天如保佑我,富假我潮水,助我行舟?!?/p>

4月29日黎明時分, 熱蘭遮城上的荷蘭哨兵發(fā)現(xiàn)海面上突然冒出一片船艦,慌亂之下連忙向揆一稟報。揆一登城后,持望遠鏡察看一番,竟然笑了。這時候他還是自信的,認為自己有槍有炮,并且部隊訓練有素,再多的“唐船”又如何?它們照樣落得葬身此處的下場。

鄭成功率部果然向南航道駛來,并且喊聲震天,炮火不斷,做出將要沖過南航道的架勢。而北航道上卻毫無動靜。用孫子兵法作解,這叫聲東擊西。荷蘭人果然上當,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南航道上。不料午后海水突然大漲,而那些擺出架勢大有向南面進攻的鄭家船艦,卻突然掉轉(zhuǎn)航向,向北而去。

有何斌所繪的地圖引路,在薄霧四起中,這些船只順利從鹿耳門陸續(xù)駛?cè)肓恕?/p>

鄭成功以手加額,興奮地慨嘆一句:“此是天哀憐孤家!”

當時荷蘭駐守在赤嵌城中的軍人約400人,而駐守在熱蘭遮城內(nèi)的也只有1100人左右,兵力雖不多,但武裝先進,城堡堅固。在登陸后不到兩小時,鄭成功軍隊就占據(jù)了有利地形,并扎營修工事,將互為犄角的赤嵌樓與熱蘭遮城分隔開來。他又用上了自己最喜歡的老戰(zhàn)術——以靜制動——先將赤嵌城團團圍住,切斷水源,隔絕供給。(鄭成功收復臺灣宣傳畫)

零星的交火持續(xù)進行,荷軍數(shù)次組織進攻,最后都無功而返。

7天之后,赤嵌城里的荷蘭人撐不下去了,放棄城,乘船離去,離去時他們從鄭成功那里得到了80袋米、10只活豬、10只綿羊與山羊等物品。這是懷柔政策,鄭成功讓赤嵌城里的荷蘭人動員熱蘭遮城里的荷軍也放下武器。

然后,鄭成功部隊從東、北、南三個方向,對熱蘭遮城形成合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