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話——假如不謫戍新疆……(1)

晚清背影民國臉:清末民初的那些人和事 作者:諸榮會


1841年7月的一天,一個孤獨的身影出現(xiàn)在江南古城鎮(zhèn)江城外的江邊碼頭上。

接到再次被革職且被貶新疆的圣旨后,林則徐隨即離開廣東,打算先北行再西去。中途他取道鎮(zhèn)江,想與老朋友裕謙一見。這倒并非僅僅是因為從此以后“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以就此與老友作一次道別。裕謙此時為兩江總督,而兩江與兩廣一樣,此時為大清的海防前線,裕謙是朝中眾所周知的主戰(zhàn)派,這一點可謂與林則徐政見相同。林則徐此番來見裕謙,或許是有著太多的話想要與裕謙交代吧!

裕謙在鎮(zhèn)江的碼頭上為林則徐餞行。望征帆西去,看大江東流,賓主的心情都異常沉重而復雜。像這樣的送別,一不小心就會催生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篇的,李白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大體上即是在這樣的情境中寫成的吧!那一次送別,林則徐與裕謙有沒有作詩我們今天已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的是,那一次送別卻催生了一部影響歷史的著作,因為那次送別的人中還有一個叫魏源的湖南人。

魏源與林則徐也算是老朋友了,他們的相識是因為魏源的父親魏邦魯曾是林則徐的下屬。當年,魏邦魯“破除積習,不受陋規(guī)”的思想和工作作風給林則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30年林則徐與魏源在北京相遇時,林對這位以批判程朱理學,反對腐敗、主張改革而名滿京師的年輕人,就有種親近感。特別是他們兩人對另一位朋友王竹嶼的正直有作為卻仕途坎坷有著相同的態(tài)度:不但同情,而且都祝福王能仕途通達。四年后當王逝世后,魏撰《兩淮都轉(zhuǎn)鹽運使婺源王君墓表》,林則徐特為王手書墓志銘。1838年林則徐出任欽差大臣到廣東禁煙時,魏源不但對此表示擁護和支持,而且對禁煙充滿希望。1841年3月,林則徐再獲起用,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將魏源引薦給了也是朝中主戰(zhàn)派人物兩江總督裕謙,魏源得林則徐引薦后毅然投筆從戎,到兩江總督裕謙的幕中做了一名幕僚。可是沒想到僅僅過了三個月,林則徐就被再次革職,朝廷又和戰(zhàn)不定,魏源“知與愿違”,心情憂憤地從浙東前線來到了揚州,以尋豆蔻詞工,青樓夢好。

聽說林則徐途經(jīng)鎮(zhèn)江,魏源特地從揚州趕到鎮(zhèn)江的江邊碼頭,與裕謙一起為林則徐送行。同為主戰(zhàn)派的林則徐、裕謙和魏源,三人相聚,撫今追昔,國事茫茫,憂心忡忡,百感交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