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在“亞羅號事件”中,葉名琛和他所代表的清王朝,實際上注定了與寓言中那只小羊的命運是一樣的,任憑你做得再好也沒有用;甚至完全可以說,即使沒有這“亞羅號事件”,對于英國人來說也不要緊,他們一定會再弄出個什么別的“事件”來的,因為這只是找出一個借口而已——什么時候侵略者要找一借口是個難事的?
戰(zhàn)爭爆發(fā)后,葉名琛事實上始終遵循著他的“六不”方針,即“不戰(zhàn)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這也是他歷來遭人詬病的地方。然后我們在指責的同時,也要看到他背后也有著太多的無奈!
他是“不戰(zhàn)、不守”,但他的“不戰(zhàn)、不守”不是不想戰(zhàn)、不想守,是他拿什么戰(zhàn),拿什么守呀?戰(zhàn)爭爆發(fā)時,不要說廣州,整個大清的所有精銳部隊都幾乎在江浙一帶與太平軍作戰(zhàn),而廣東的財力又基本已經(jīng)在鎮(zhèn)壓太平軍的戰(zhàn)爭中消耗殆盡。葉名琛可謂是面臨著無兵可出、無險可守、無錢可用的尷尬局面。有人可能會說,葉名琛不是有過以一萬五千人擊敗過二十萬“紅兵”的奇跡嗎?你為什么不能再創(chuàng)造一次以少勝多的奇跡?但那“現(xiàn)代化武裝到牙齒”的英軍是那“紅兵”能比的嗎?說這樣話的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還有人說,當初葉名琛不是與徐廣縉一起通過發(fā)動群眾,嚇退過英軍嗎?為什么不再來一次?然而上面我已經(jīng)提到,至此已今非昔比:葉名琛曾為朝廷多次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若要發(fā)動群眾,他們便正是發(fā)動的對象——葉名琛還能發(fā)動得了嗎?總之,事到如今,葉名琛有著太多的無奈。
太多無奈中,葉名琛只好去求仙扶乩,尋找?guī)椭?。這在我們今天看來實在是無知的、愚蠢的和可笑的。
他是“不和、不死”,并不是他不想和,而是因為他清楚,所謂的“和”即喪權(quán)辱國;他也并不是不想死,最后的事實也證明了他并不是怕死,而是“將以有為也”。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葉名琛起初是把自己的被俘當成是可以晉見英國君主的契機;他在被俘之初不自殺,是要留下一條命,向英國君主闡明大中華的和平意愿,并借機去反問英國君主。葉名琛后來對隨他而去加爾各答的仆人明確地說明了這層意思:“我之所以不死而來者,當時聞夷人欲送我到英國。聞其國王素稱明理,意欲得見該國王,當面理論,既經(jīng)和好,何以無端起釁?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國家體制。彼時此身已置之度外,原欲始終其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