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論布施(2)

幸福禪 作者:釋永信


事實上,有實際修行經驗的人都有體會:修行的過程,也就是增長智慧的過程。修者通過修行,舍離諸有,體證諸有空性,洞悉世上萬事萬物遷流不住之理,這就是智慧。所以布施作為修行法門,作為菩薩圣道,也是智慧之道。佛經載釋尊割肉貿鴿、舍身飼虎等圣跡,我們僅僅感受到釋尊利生的大慈大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要深察到釋尊“照見五蘊皆空”的大智大慧。

在這里,我要特別說說“舍”字,即釋尊舍身飼虎的“舍”字。過去我們對此強調不夠,通過實際修證才發(fā)現,舍心的培養(yǎng)在具體修證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舍心與布施關系非常密切,是表里關系,是一體的。但是不少人對這兩者的關系不了解,甚至錯解,一方面對佛教倡導的布施善舉深表歡迎和稱贊,另一方面又認為佛教消極厭世。實際上,佛教的“厭世”不是消極的,不是逃避式的心理厭惡,而是對世俗生活覺醒后,即體證世間萬事萬物空性過程中對世俗生活的超越。佛教的“厭世”,對世俗生活的舍離,恰恰最能體現出佛教徒對于人生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不斷超越自己的珍貴品質。正是這個意義上,相傳唐太宗曾感嘆:“出家修行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將相所易為。”如果我們不是簡單地把佛教的“厭世”與世俗生活中的想不開、尋死之類混同起來,那么,修行者的“厭世”程度,即內心舍離世俗生活程度,應是衡量修行者修行功夫非常重要的標志。因為修行者舍離世俗生活的程度與修行者對世俗生活的認識覺悟程度直接相關,所以,修行者的“厭世”程度,也是修行者智慧水平的標志。一個人真對人生宇宙有所覺悟,對世間萬事萬物空性有所體證,那么可以肯定,他對世俗生活一定有所舍離。正如我們政府在改革過程中提倡“抓大放小”政策一樣,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也有個“抓大放小”的過程。所謂“放小”,就是放棄、舍離人生中不重要的東西,比如舍棄世俗生活中的那些小惠小利、狹隘的自以為是、一己之見等等。所謂“抓大”,就是抓住人生生死頭等大事,覺悟人生,了脫生死,成就道業(yè)。現在我們都非常仰慕高僧大德,包括古代的禪師,甚至道家的真人等,這些高人之所以高,讓人覺得高高在上,就因為他們洞徹人生,舍離世俗生活。即使如濟公輩將自己混跡于街坊酒肆之中,但他們的內心與世俗生活卻是離得遠遠的。

只有當我們充分理解了“舍”字的含義,明白了舍離的道理,我們才能真正懂得布施的意義。舍離與布施是一體兩面,就像硬幣的兩面,沒有舍離,就沒有真正的布施。佛經上將布施列為菩薩道之首,決不能把菩薩簡單看成是一個樂于助人、聞聲拔苦的大好人,菩薩更是一個洞察人生、宇宙實相的大智人。菩薩的出世與入世并不矛盾,菩薩首先是對世俗生活已經覺悟,并在內心徹底舍離了世俗生活,達到“自凈其意”的境界,無“我執(zhí)”、“有執(zhí)”,完成了對世俗生活中諸有萬物的超越,證入空境;這就是所謂出世,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乘成果、羅漢果位。然后,在超越諸有、體證諸有空性的基礎上,再一次完成了對諸有空性的超越,在智慧上,進入“空有不染”的妙境;在功用上,達到空有互回的化用,對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發(fā)出大慈大悲的關愛,這就是所謂入世,亦即我們常說的菩薩道。所以我們應該把布施真正放在菩薩道高度來看待,才不失布施本意。只有這樣,即使是初修的信眾,甚至剛發(fā)心向佛的一般群眾行布施,他們也能始終明了布施具有的?;廴抗Φ?,在修行路上不致迷失方向。

以上談了我對布施的個人體會,希望對于學佛者會大有益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