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帝王當(dāng)?shù)溃?0)

一言難盡:明與前清歷史現(xiàn)場 作者:張嵚


搞迷信的朱棣,造反后運氣一直很不錯,先是造反前他去南京覲見建文帝朱允炆,本來建文帝朝堂上下欲借機擒拿朱棣,但建文帝重臣黃子澄反對,認為這樣做“于禮法不和”,結(jié)果講求“形式”的朱允炆,就尊重“禮法”,放朱棣安然離去。結(jié)果短短幾個月后,即建文元年(1399)七月五日,朱棣以“清君側(cè)”為名,悍然起兵造反,靖難之役打響了。如果不是建文帝講形式,從頭到尾,他都死過很多次了。

歷時三年的“靖難之役”,朱棣能夠以弱勝強,最終取朱允炆而代之,除了他的用兵韜略,以及朱允炆不停犯下愚蠢的錯誤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的一個特殊本領(lǐng)--會哭。他幾次關(guān)鍵的危機,都是靠哭轉(zhuǎn)危為安。起兵“靖難”的時候,他的部將人心惶惶,朱棣慷慨激昂地演講,怒斥朱允炆的諸多倒行逆施。講到動情處聲淚俱下,結(jié)果,是帶著眾將一起哭?!斗钐炀鸽y記》里說他的將士因此“感動涕流”,接著士氣大振,跟著朱棣同去造反。然后是朱允炆大兵征討時,劣勢兵力的朱棣,向弟弟寧王朱權(quán)求助,一見寧王的面,就抓著寧王的手號啕大哭,哭得寧王心一軟,被朱棣鉆空子綁了票,連帶著他屬下精銳騎兵“朵顏三衛(wèi)”,都一道成了朱棣的生力軍。后來東昌戰(zhàn)敗,朱棣傷亡過萬,連大將張玉也在此戰(zhàn)中陣亡,全軍士氣低落,又是朱棣,大張旗鼓為張玉辦葬禮,親寫祭文祭奠張玉,當(dāng)場讀祭文讀得淚如雨下,終激起全軍感奮之心。最后朱棣攻克南京,成功奪取皇位,他登基前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到南京明孝陵拜祭朱元璋,對著老爹的英靈,又大哭了一通,然后眼淚一抹,登基稱帝。他打出來的江山,更可以說是哭出來的。

比起朱棣會哭來,天真無邪的朱允炆,最大的毛病,就是會傻樂,也就是常自我感覺良好。比如戰(zhàn)事打響時,朱允炆起初愁眉不展,身為兵部尚書的黃子澄,鼎力推薦曹國公李景隆掛帥出征。聞聽此言,朱允炆立刻轉(zhuǎn)憂為喜,連聲夸獎黃子澄說:“你說得真對,等平定了叛亂,我一定好好賞你?!边€沒高興完,河北戰(zhàn)場上,李景隆指揮的五十萬大軍,就被朱棣打得丟盔卸甲。但黃子澄為了遮丑,反而向朱允炆隱瞞真相,謊稱李景隆因天氣寒冷,暫緩進軍。并承諾只要王師一出,必把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結(jié)果朱允炆繼續(xù)高興,反而又賜李景隆兵馬財帛,催他快點進軍。趕鴨子上架,李景隆硬著頭皮一戰(zhàn),結(jié)果先前的丟盔卸甲,變成了徹底全軍覆沒。五十萬大軍全賠光。

而比起自我感覺良好的朱允炆,朱棣的特點是,即使自我感覺最不好的時候,他都能做出自我感覺良好的樣子,按照東北方言叫“倒驢不倒架”。起兵誓師的時候,突然狂風(fēng)大作,連軍隊旗桿都刮斷了,這在古代屬于“兇兆”。幸虧姚廣孝反應(yīng)快,連忙高呼說,這是“真龍在天”,是上蒼保佑我們得勝啊!朱棣也立刻反應(yīng)過來,當(dāng)場朗聲大笑,大張旗鼓慶賀。后來朱棣與李景隆會戰(zhàn)于真定,被李景隆以優(yōu)勢兵力分割包圍,朱棣本人僅帶二十多個親兵,遭李景隆重重圍困。危難時刻朱棣毫無懼色,反而大搖大擺向李景隆招手,擺出“有本事來打我”的架勢。頭腦簡單的李景隆果然上當(dāng),居然懷疑朱棣有埋伏,片刻猶豫,讓朱棣逃出生天。后來朱棣的“靖難”之戰(zhàn)越打越慘烈,他的精銳悉數(shù)投入南線戰(zhàn)場,北方韃靼部落卻欲趁火打劫,意圖襲擊朱棣領(lǐng)地。聞聽消息的朱棣不慌不忙,反而給韃靼可汗寫了一封措辭激烈的書信,信中告訴韃靼可汗,老子在燕地有的是兵,說我后方空虛,那是謠言(謠言是真的),不信你就來試試。韃靼可汗果然上當(dāng),朱棣盡起精銳,猛攻朱允炆,垂涎中原的韃靼騎兵,卻始終不敢碰朱棣一根手指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