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作自我感覺良好的朱棣,到了建文三年(1401),終于打出了最良好的局面,是年六月八日,朱棣已逼近南京,而一直自我感覺良好的朱允炆,此時卻終于爆發(fā)出了兇暴的一面。南京城里,左都督徐增壽暗通朱棣事發(fā),得悉真相后,朱允炆火冒三丈,竟當(dāng)場揮劍,將徐增壽斬首。但對另一位該殺的人--連打敗仗的李景隆,朱允炆不但不殺,反而溫言撫慰,命他前往朱棣軍中媾和,沒想到媾和卻媾出了反效果--見風(fēng)使舵的李景隆,居然趁機(jī)投降了朱棣。六月十三日,李景隆里應(yīng)外合,打開了堅固的南京城門,朱棣大軍浩浩蕩蕩殺進(jìn)南京。在位三年的建文帝朱允炆,就這樣倒臺了。
朱棣進(jìn)南京后,六月十三日當(dāng)夜,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終,有說死于大火,有說亡命天涯,而勝利者朱棣,從他奪取南京,到最終登基,一共隔了四天,即六月十七日才登基。這四天他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裝客氣,每天群臣們都上表“勸進(jìn)”,勸說朱棣稱帝。第一天,是朱允炆先前的兵部尚書如常“勸進(jìn)”,朱棣覺得分量不夠,客氣地拒絕了。第二天,是在南京的宗室諸王,外加原屬官員們“勸進(jìn)”,朱棣也覺得分量不夠,客氣客氣繼續(xù)拒絕了。第三天,是跟隨朱棣打天下的親信部將們集體“勸進(jìn)”,朱棣覺得分量還差點兒,客氣客氣還是拒絕了。第四天,前三天的所有人,一起上表勸進(jìn),在勸進(jìn)的話里,甚至說朱棣如果不登基,天下老百姓就要傷心。朱棣覺得分量夠了,剛想不客氣地答應(yīng)。突然有一個人插嘴了:“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大王,你要當(dāng)皇帝,跟你爹說了嗎?)一語道破天機(jī),朱棣慌忙醒悟,連忙跑到明孝陵,哭天抹淚地拜祭了一番,這才算順風(fēng)順?biāo)乩^承皇位。說這話的人,就是當(dāng)時的翰林院編修,后來號稱“三楊”之一的楊榮。
繼承皇位后的朱棣,被人詬病的一條,就是以極其殘酷的手段,殘殺建文帝時代的舊臣們,比如方孝孺、齊泰、黃子澄等人相繼被滅族,但對有些人,他卻殺其人而用其謀--卓敬。朱棣造反前,明朝廷在商議削藩問題時,大多數(shù)人都在商量先“削”誰,唯獨(dú)戶部給事中卓敬高瞻遠(yuǎn)矚,提出以“推恩”和“遷藩”相結(jié)合,即表面上不削弱藩王實力,卻建立由藩王子女平分藩王領(lǐng)地的繼承制度,同時將邊地藩王遷入內(nèi)地安置。這樣既達(dá)到目的,又不給朱棣造反口實。進(jìn)入南京后的朱棣,閱讀到當(dāng)時卓敬的奏折,欲收為己用,孰料卓敬見到朱棣后,當(dāng)場罵不絕口。朱棣雖然生氣,卻還是耐著性子,拿出管仲和魏征說事,但卓敬不為所動,反復(fù)說:“可惜皇上(建文帝)不用我的主意啊,我要去下面見先帝(朱元璋)評理啊!”最終卓敬被朱棣夷滅三族,朱棣感嘆說:“朱允炆養(yǎng)了這么多文官,也就卓敬一個人對得起他啊!”次年,朱棣全面推行卓敬生前的“推恩”+“遷藩”政策。尾大不掉的藩王問題,就這樣在朱棣手中輕松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