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德愧于清王室、公德愧于革命黨人的主流視角籠罩下,不拘巨細地重新梳理袁世凱(1859-1916)的一生,既需要良知更需要勇氣。何況是以這樣一種貼近草根民眾的方式,注定了使命的艱難,因為傳統(tǒng)觀念和深入人心的樸素感情,都是真相的頑固障礙。
事實上我一直認為,不管是體制之因還是文化之故,總之,中國民眾在智力上是很懶惰的。網(wǎng)名三七、筆名刀爾登的邱小剛稱之為“道德下降”。他說中國人“道德下降的第一個跡象,就是不關心事實,畢竟,……辨別真相,也是累人的事。容易的辦法,還是把自己從這一負擔解脫,讓別人來告訴我誰是壞人,我只負責吃掉他”。
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民眾在吃“壞人”的時候,其負責的精神和踴躍的情緒令人刮目,很少有人在心底疑問,或者對事實做一下追尋的。更不妙的是,好不容易出個疑問者、追尋者,其他人就會蜂擁而上,干脆將其也當“壞人”一并吃掉。
不管是“道德下降”還是“智力懶惰”吧,總之,用辭不雅些,就是愚蠢。理智者都知道,千萬不能同愚蠢者對話,因為他會把你拉到與他一樣的檔次,然后再用自己豐富的經(jīng)驗打敗你。民間諺語云:有飯給饑人,有話給智人。圣經(jīng)也云:寧可遇上丟失崽子的母熊,不可遇上無知的妄人。所以理智者最好的辦法是自言自語,不要期望聽到眾多的回聲。想當年梁啟超很具智力上的優(yōu)越感和道德上的勇氣,1901年寫有《舉國皆我敵》的詩篇,云:“眇軀獨立世界上,挑戰(zhàn)四萬萬群盲!”當然他也知道,這種挑戰(zhàn)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他在詩中還云:“闡哲理指為非圣兮,倡民權謂曰畔道。積千年舊腦之習慣兮,豈旦暮而可易。先知有責,覺后是任。后者終必覺,但其覺非今。十年以前之大敵,十年以后皆知音?!币痪湓?,他認為十年后,民眾就都是他的知音,能聽懂他改良與啟蒙的呼聲了。問題是不但當時的民眾沒有聽懂他,反倒踩著他的身子上位了,半個世紀之后革命的主流思想還把他罵作保守派、?;庶h;他的老師康有為更是被偉大的紅衛(wèi)兵當“四舊”直接給破了——康墓遭毀,康的頭骨被綁在棍子上,抬著游街示眾……
中國民眾很怪,有大忽悠說人民萬歲,他們就亢奮半個世紀一直下不來;有實在人說民智低下,他們就惱得,恨不得把人拉過去撕扒著吃掉!某種程度上,中國百姓就是《讓子彈飛》里的鵝城居民,誰贏跟誰,誰輸搶誰。所以,我這辯護更多的是自言自語。當然,托改革開放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福,現(xiàn)在自言自語的人多了,民眾道德的下降與智力的懶惰也正處于消退中,對此我們應該表示謹慎的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