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的康有為在與士人的交往中,動不動圣人長圣人短的,于是被鄉(xiāng)民外號曰“圣人為”??涤袨楹芨吲d,“此后自視更高,對諸生有霸視之氣”。
不過神童科考起步就不順利,考了三次,16歲才考上一個秀才(監(jiān)生)。就這秀才似乎還是打了折的,因為有人考證他這秀才不是考的,而是買的;還有人考證他是個蔭監(jiān)生,就是說,不是掏錢買的,而是因家庭原因得來的。清制,一是父親官職達到一定級別,可以有一子不經(jīng)過考試獲得監(jiān)生資格,叫作恩蔭;二是父親殉了國難,也就是做了現(xiàn)在所謂的烈士,可以有一子不經(jīng)過考試獲得監(jiān)生資格,是為難蔭??礃幼?,初始文憑跟袁世凱一個水準。
康有為于19歲時(1876年)在廣州第一次參加鄉(xiāng)試,失敗。三年之后(1879年)再考,又失敗。這年他去了一次香港:“覽西人宮室之瑰麗,道路之整潔,巡捕之嚴密,乃始知西人治國有法度,不得以古舊之夷狄視之?!彼?,復(fù)閱《海國圖志》與《瀛環(huán)志略》,并開始購地球圖及西學(xué)之書。再過三年(1882年),可能是不好意思了,他換了個地方,去北京參加順天府鄉(xiāng)試。當(dāng)時廣東人鄉(xiāng)試可在兩處參加。一在本籍廣州,而成績較優(yōu)秀的秀才(監(jiān)生和貢生),則可去北京參加順天府鄉(xiāng)試。問題是易地考試也不行,還是名落孫山。從北京南下的時候,他瀏覽了南京等名城,同時也瀏覽了上海等新城。在上海,他再次受刺激了,那就是上海的繁華,讓他“益知西人治術(shù)之有本,舟車行路,大購西書以歸講求焉……自是大講西學(xué),始盡釋故見?!比寮沂孔泳瓦@樣被西方文化勾引了過去。
1885年(光緒十一年),康有為28歲,又老起臉皮走入廣州考棚,失敗。這一年,中法戰(zhàn)爭結(jié)束。三年(1888年)又過去了,康有為又在北京考場出現(xiàn),失敗。截止到這次,五考五敗了。這年,康有為在北京拜訪世交、軍機大臣兼工部尚書潘祖蔭。老潘接見了這個世侄,但是對于他的改革建議一點也聽不進去,送他一些盤纏(據(jù)說是8兩銀子),就把他打發(fā)走了??涤袨檎J為老潘沒有聽懂自己的意思,又給老潘寫信,但是老潘一字未回。這讓康有為很失望。于是他又瞄上曾做過同治帝師、時為體仁閣大學(xué)士的理學(xué)大師徐桐。徐桐是晚清老頑固的形象代表之一,見了洋人以扇蔽面。自己的學(xué)生中,有談西學(xué)者,拒絕讓他們進入自己的府門(這一點倒是跟當(dāng)代中國的自由主義大師陳寅恪有得一拼。只不過兩人的境界,一個地下,一個天上)。所以康有為的求見,只能是自取其辱??涤袨橛植扇懶诺姆绞?,徐桐干脆把信原封擲還。于是康有為又瞄上了曾紀澤。曾紀澤乃曾國藩長子,做過中國駐英、法、俄等國的公使,思想自然開明。收到康的信后,主動到南海會館拜訪了康。但效果了了。中國當(dāng)時的政治與社會構(gòu)架,不但一個官僚不能有所作為,就是官民之間也不能良好地溝通。其后康有為又給光緒帝師、時任軍機大臣的翁同龢寫信。老翁才不能放下架子見他一介布衣呢??傊?,康有為的行為在京城引起了轟動,士大夫看不起他,認為他忒狂妄,弄不清自己是老幾。康有為一怒之下,老子不跟你們玩了,老子直接給皇帝與皇太后上書。是謂第一次上書。這次上書,康有為提出“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點建議。為了說服皇帝,他還拿日本做了對比,認為“日本君臣變法興治,十余年間,百廢俱舉,南滅琉球,北辟蝦夷,歐洲大國睨而不敢侍”。而中國的條件,比日本好多了:“以中國之方之大,物產(chǎn)之盛,人民之眾,二帝三王所傳,列圣所構(gòu),人心之固,加以皇太后、皇上仁明之德,何弱不振哉?”所以他像個算命先生一樣斷言中國“變法則治可立待也”。如果需要詳細時間表的話,那么“十年之內(nèi),富強可致,至二十年,久道化成,以恢屬地而雪恥不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