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窩會議以后,為執(zhí)行《夏洮戰(zhàn)役計劃》,中共中央決定,會合后的兩個方面軍組成左、右兩路軍繼續(xù)北上。右路軍由紅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和紅四方面軍的四軍、三十軍組成,由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周恩來、徐向前率領,以毛兒蓋為中心集結,向班佑、巴西地區(qū)開進;左路軍由紅四方面軍的九軍、三十一軍和紅一方面軍的五、九軍團組成,由朱德、張國燾帶領,以馬塘、卓克基為中心集結,向阿壩地區(qū)開進,到達后即東進,到班佑同右路軍靠攏,然后齊頭并進,向甘南進軍。
張國燾又一次玩弄兩面派伎倆。他在會上贊成《沙窩會議決議》,會后繼續(xù)同中央的北上計劃對抗。他回到毛兒蓋后即召開四方面軍軍以上干部會議,再次提出,西出阿壩,占領青海、甘肅邊遠地區(qū)的方針,而不執(zhí)行中央經阿壩北進東出的計劃。
針對張國燾這一破壞北進戰(zhàn)略部署的錯誤主張,中共中央于8月15日致電張國燾,指出:“不論從敵情、地形、氣候、糧食任何方面計算,均須即時以主力從班佑向夏河急進,左路軍及一方面軍全部應即日開始出動。萬不宜再事遷延,致誤大計?!薄澳壳颁?、夏敵備尚薄,遲則堡壘線成,攻取困難。氣候日寒,非速到甘南夏河不能解決被服?!薄鞍嘤右员?,糧房不缺,因此,一、四方面軍主力均宜走右路,左路阿壩只出支隊,掩護后方前進,五軍、三十二軍即速開毛[兒蓋]?!薄澳壳皯獙AΡ鄙?,萬不宜抽兵回擊撫邊、理番之敵”。張國燾對中央的耐心說服教育和明確指示置之不理。
為了克服張國燾的新的阻撓,中央決定再次召開政治局會議。
在召開這次政治局會議的前一天,8月19日,張聞天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到會者為毛澤東、博古,王稼祥列席。周恩來因病缺席。會議討論了對張國燾錯誤的方針問題,常委分工問題,宣傳工作問題。
會議認為:應該加強常委會的工作,發(fā)揮常委會的作用。決定:“常委會每周至少一次,各部有臨時發(fā)生事件,由各部與書記商量,[必要時]召集臨時常委[會]?!睍h經過充分討論,確定中央分工如下:張聞天負總責之外兼管組織部,羅邁副之;毛澤東負責軍事;博古負責宣傳部;王稼祥負責紅軍政治部;凱豐負責少數民族委員會。這一決定,將領導權集中統(tǒng)一于常委會和黨中央總書記手里,軍事領導權則掌握在毛澤東手里,這在當時張國燾擁兵自重、向黨爭權,黨內矛盾趨于尖銳的形勢下,是十分必要的。對日后戰(zhàn)勝張國燾的個人野心和分裂活動,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會議決定加強對宣傳工作的領導,《干部必讀》和《斗爭》分別成立編委會。《干部必讀》由張聞天兼主編,編委成員羅邁、陳昌浩;《斗爭》由博古主編,張聞天、王稼祥為編委。
8月2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在毛兒蓋召開,集中討論紅軍行動方針。會議由張聞天主持,毛澤東作關于夏洮戰(zhàn)役后行動問題的報告。與會者一致同意毛澤東提出的以岷州、洮河為中心向東發(fā)展,以便取得甘、陜廣大地區(qū)的行動計劃,并指出,目前左路軍應迅速向右路軍靠攏。毛澤東作結論,他說,我們應該堅決向東打,以岷州、洮河為中心,向東發(fā)展,不應因為有一些困難而轉移向西。最后,張聞天說:“由澤東同志起草一決議,補充上次政治局決議?!睍螅l(fā)出了《中央政治局關于目前戰(zhàn)略方針的補充決定》,對1935年6月28日兩河口會議《目前戰(zhàn)略方針的決定》作了補充。
張國燾沒有出席毛兒蓋會議。張聞天等通過各種方式將會議決定電告張國燾,明確要求左路軍“迅速出墨洼、班佑,出洮河左岸,然后并肩東進”。但張國燾仍然按兵不動,不執(zhí)行從兩河口會議、沙窩會議到毛兒蓋會議再三商討確定的北上東出方針。這樣一直拖延到8月30日,張國燾才命令左路軍集結后向班佑前進。但是才走一天,8月31日,張國燾又猶豫動搖,卻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