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朝“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

歷史總是令人嘆息 作者:肖剛


  

“開眼看世界”的發(fā)生首先必須沖破傳統(tǒng)天朝觀念的束縛。長期以來,官僚士大夫自視中國為“天朝上國”,恪守夷夏之別的古訓(xùn)。清政府閉關(guān)鎖國,朝野大臣閉塞愚昧。經(jīng)過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打擊,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不僅目睹了堅船利炮的威力,亦感受到戰(zhàn)后沿海地區(qū)西方勢力滲透帶來的威脅,并充分認識到“悉夷情”的重要性。于是他們開始沖破夷夏大防觀念,重新認識前來叩門的西方列強,并進一步探索中西方之間存在差距的原因,尋求“制夷”、“籌遠”的良策。在長期閉關(guān)自守、昧于外情的形勢下,他們不約而同地把這種探求首先集中于對外部世界的研究和介紹上,編撰了一批介紹外部世界史地和各國社會情況的著作,掀起了一股研究邊疆和世界史地的新風氣。

最早著手系統(tǒng)介紹域外史地的當推林則徐。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左右,為了了解外人對禁煙問題及中外交涉的動向,組織力量在廣州翻譯有關(guān)的外文資料,編成《四洲志》。書中對世界各大洲都有涉及,已初步勾勒出整個世界的輪廓?!端闹拗尽吩陂]塞已久的社會中打開了一扇眺望世界大勢的窗戶,被后人推崇為“新地志之嚆矢”。之后魏源的《海國圖志》、徐繼畬的《瀛環(huán)志略》、姚瑩的《康紀行》、梁廷楠的《海國四說》等探索世界奧妙的著作相繼問世。特別是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了“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師以長技以制夷”的口號,被梁啟超稱為對外政策的“三大主義”,它支配中國近代追求新知識的士大夫的意識達半個世紀以上。

封建士大夫的著作,相當完整地展示了世界大勢,從而提供了一個關(guān)于世界的新概念。鴉片戰(zhàn)爭后有關(guān)世界史地的著作,較為完整地介紹了世界的概況。他們吸收和運用近代西方地理科學知識,以五大洲、四大洋來劃分當時的世界,對南北極、經(jīng)緯度都有了比較詳細的介紹。書中廣泛地使用了世界地圖,如《海國圖志》共收地圖77幅,分地球全圖、各洲圖、各國圖、沿革圖等,《瀛環(huán)志略》有圖42幅。地圖雖然還十分簡陋,但能使人們對世界有直觀的了解。各書的書寫也比較認真、嚴肅,沒有荒誕不經(jīng)的傳說和渲染夸張的獵奇,而是用主要的篇幅介紹各國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風土人情、政事、經(jīng)濟、軍事、文化教育等。

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介紹,是封建士大夫的著作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介紹世界史地的著作的問世,使中國人對西方世界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使人們的注意力從人、武器轉(zhuǎn)向社會。從縱的方面看,這些著作涉及了自古希臘、羅馬社會至當時的歐洲社會的沿革;從橫的方面看,這些著作介紹了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的政治制度、司法程序、軍事力量、貿(mào)易稅收、文化教育、宗教風俗、技藝用器等。這些著作對西方文明的介紹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以商賈為本計”的經(jīng)濟制度,一是國事取決于“公議”的政治制度。他們認識到,歐美列強普遍地以商業(yè)作為國本,與中國以農(nóng)立國不同,這些國家的富裕和強盛有賴于貿(mào)易和稅收。這雖談不上是對資本主義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的本質(zhì)認識,但它客觀地描述了西方資本主義經(jīng)濟運作的表面形態(tài),給后人以直接或間接的啟示。這些著作對西方政事的介紹,包括議會制度、選舉制度、立憲制度等,涉及近代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一些主要方面。對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著作者們都頗為贊賞,且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然而,這些著作在介紹和描述西方的經(jīng)濟、政治制度時,始終把它作為一個客體來對待,在他們的思想中,還沒有想到需要將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進行比較,更沒有想到應(yīng)該在哪些方面向西方學習。盡管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的見解,但他所“師”的只是水戰(zhàn)火器和練兵制器等。況且?guī)熞恼撜咴诋敃r并沒有引起多大注意,猶如一粒石子投入一潭死水,剛泛起幾朵浪花,便又歸于沉寂。

介紹世界史地的著作的問世,開辟了中國人認識近代世界的最初道路,標志著“開眼看世界”思想的形成。“開眼看世界”思想的出現(xiàn),反映了中國人對待外部世界的態(tài)度開始扭轉(zhuǎn),表明了中國人對待世界知識由被動接受轉(zhuǎn)向主動探尋,是中國歷史發(fā)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轉(zhuǎn)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