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子給家長的建議--
1.讓孩子感念父母之恩
有一則這樣的故事: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媽媽非常疼愛小羊,晚上睡覺讓它依偎在身邊,用身體暖著小羊,讓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帶在身邊,形影不離。遇到別的動物欺負小羊,羊媽媽用頭抵抗保護小羊。一次小羊說:“媽媽,您對我這樣疼愛,我怎樣才能報答您的養(yǎng)育之恩呢?”羊媽媽說:“我不要你報答,只要你有這一片孝心就心滿意足了?!毙⊙蚵牶?,不覺淚下,撲通跪倒在地,表示難以報答慈母的一片深情。從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著。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羊羔跪乳”。
羊羔知道跪乳,可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又是如何感念父母之恩的呢?我想起了不久前我看過的一部電影,劇情是這樣的:1969年初春,一對雙胞胎降生在江西贛南的一個公社書記家庭,父親給先出生的起名“李春”,給稍晚一些出生的起名“李東”。從小父母偏心,一切李春優(yōu)先,他們把李春當正品,把李東當次品養(yǎng)。奶水不夠,父母就決定丟卒保車,把李東送到山區(qū)去喂養(yǎng),導致李東從小營養(yǎng)不良,體弱多病,智商受損。父親把自己年老以后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李春身上,因此對李春百般嬌寵。為了給李春安排好的工作與前程,當林業(yè)局局長的父親,不惜傷害女兒的利益,也不惜被人舉報“以權(quán)謀私”,目的只有一個:讓李春有個好前程。幾年后,李春考上了廣西大學的研究生,畢業(yè)后成為一名省報記者,生活充裕。父親70歲的時候,摔了一跤成為癱瘓病人,這個時候,一天二十四小時守在父親身邊的,是下崗失業(yè)多年的李東。而李春不僅不回去看望,就連一個電話也不打。父親想他了,給他打個電話,他卻總是以采訪忙為借口推卻,他并拒絕對父親盡出扶養(yǎng)費的最基本義務(wù)。
年邁的父母先后從幾千里外的老家,來南寧看望這個被他們寵愛大的寶貝兒子,結(jié)果是:以各種借口恐嚇,迫使母親當天就回去了;而重病的父親,竟被他以出國采訪為由,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