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由
民主教育首先是充滿自由精神的教育,這種自由精神尤其應該體現(xiàn)于對學生心靈自由的尊重。
尊重學生心靈的自由,教師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心靈自由的人。教師應擁有一種追求真理、崇尚科學、獨立思考的人文精神,并以此去感染學生。我們實在無法設(shè)想:一個迷信教材、迷信教參、迷信高考題的教師會培養(yǎng)出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一代新人。
尊重學生心靈的自由,就要幫助學生破除迷信。這里所說的“迷信”主要是指學生長期以來形成的對教師的迷信、對名家的迷信、對權(quán)威的迷信和對“多數(shù)人”的迷信。我們應該明確告訴學生:世界上不存在萬能的圣人;老師也好,名家也好,權(quán)威也好,都不可能句句是真理;我們所學的課文,即使是千古名篇,也不可能絕對完美無瑕;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是應該的,但這些意見只能供我們獨立思考時參考,而對某個問題的認識,對某篇文章的看法,我們只能忠實于自己的心靈,不能盲目從眾,絕不能用別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
尊重學生心靈的自由,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馳騁其思想駿馬:面對教材,面對知識,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應該平等對話;在平等的基礎(chǔ)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開思想碰撞。教師當然應該有自己的見解,但這種見解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不能成為強加給學生強加給作品的絕對真理。
尊重學生心靈的自由,就是尊重學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創(chuàng)造的自由。自由精神當然不是民主教育所獨有的內(nèi)核,而且也不是民主教育的全部內(nèi)容,但是沒有自由精神的民主教育,便不是真正的民主教育。
.體現(xiàn)平等
民主教育要求每一位教育者重新審視師生關(guān)系。教師的職責無疑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知識的任何方面都超過了學生,教師更不應因此而以真理的壟斷者自居。尊重學生,就包括尊重學生的思考,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學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就是平等精神在民主教育中的體現(xiàn)。
與學生同志式地探求真理,就應該尊重學生發(fā)表不同看法的權(quán)利,并且提倡學生與教師開展觀點爭鳴。學生的認識也許比較膚淺,他們的看法也許比較片面甚至有錯誤之處,但在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權(quán)利上,和教師是平等的。教師絕對不能因為學生的“幼稚”而剝奪學生思想的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