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人口金杰是“房奴”中的一員,2010年12月,金杰在北京朝陽區(qū)買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拿到房產(chǎn)證的那天,金杰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他說:“我終于不需要再租房子住了,我終于屬于北京有房一族了?!比欢瑳]過多久,金杰心事重重地說,月供2715元的房貸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正如報道上所描述的那樣:“艱難地承受著‘一天不上班,就會被世界拋棄’的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壓力,不敢生病,不敢娛樂,除了買書以外,一切都是精打細算地消費,各種辛酸不足為外人道也,大城市‘有房一族’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不但沒有成為八面風(fēng)光的業(yè)主,反倒成了貨真價實的‘房奴’?!?o:p>
金杰說:“我常常在想,如果當初不買房,用在北京奮斗了八年的積蓄回到家鄉(xiāng)生活,肯定可以生活得很好,在北京購置的這套住房的首付可以在家鄉(xiāng)買一套‘別墅’型的洋房了。如果沒有買房,我也不會生活得如此小心翼翼,不必承受原本不應(yīng)該有的雙重壓力。如今,我實現(xiàn)了在北京購房的夢想,卻丟失了人生最基本的幸福,甚至活得連人的尊嚴都沒有了。我買到了什么?是大房子嗎?不是,是壓力,這簡直就是一種悖論?!?o:p>
金杰坦言,他經(jīng)常問自己,在大城市買房真是一個美麗的錯誤。特別是對于像他一樣收入水平的人而言,說買房是個錯誤,這一點也不矯情。從親情的角度來講,買房使含辛茹苦的父母遭受重創(chuàng)。自從堅定了在北京買房的想法之后,他沒有再往家里寄過一分錢,即便如此,房子的首付他也付不起,因此只得求助父母。日漸蒼老的父母不但沒有得到子女的照顧,反而為了子女買房四處奔波勞累。況且,父母日漸蒼老,還要為子女的事奔波,這無疑使他們“雪上加霜”。
金杰有些后悔買房了,他暗暗責(zé)備自己不應(yīng)該急功近利,不應(yīng)該抱著在大城市定居的夢想,因為外來人口在北京置業(yè)太不切合實際,可以說是一種“奢侈”的想法,也可以說是一種“病態(tài)”的行為。但是,金杰在想,如果不買房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呢?那就是持續(xù)“蟻居”,成為“北漂”或“流浪”一族,買了房子卻又成了“房奴”。如果要平衡兩者之間的鴻溝,指望房價下跌不太現(xiàn)實,那就只有放棄當初那個大城市的夢想,回到家鄉(xiāng)發(fā)展。問題是,房子已經(jīng)買了。對此,金杰無奈的神情中流露出的更多是迷茫。
與金杰一樣,吳亮每月的月供幾乎瓜分了他一半以上的收入,每天被月供折磨得苦不堪言。在買房之前,吳亮的生活可以說是相當自在的,但自從背負了月供這一沉重負擔后,他白天一心撲在工作上,夜里還在做兼職。當時,吳亮唯一的興趣就是野外探險,這一奢侈的愛好占了他月收入的兩成以上,而現(xiàn)在為了還月供,他不得不把這一愛好“埋葬”起來。
吳亮像無數(shù)月供購房者一樣,擔心的無非都是失業(yè),失業(yè)之后月供怎么辦呢?因此,他把工作當做自己的整個生活重心來對待。吳亮也無數(shù)次地后悔,為什么房子成了人生的負擔?為什么自己成了真正的“房奴”?為什么生活會變得如此糟糕?吳亮說,他的生活像是被房子“綁架”了似的,不知道何時才能結(jié)束這樣一個痛苦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