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國家邊界還重要嗎(14)

下一波世界趨勢 作者:(美)潘卡吉·蓋馬沃特


距離“定律”

我在前面的篇幅中已經數次提及CAGE框架的研究基礎。對CAGE框架的研究主要涉及經驗研究(如今已包含了1 000多個經驗研究),應用“重力模型”研究雙邊來往。這樣的模型類似于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把國家間往來和國家的生產力(通常計算“國內生產總值”)聯(lián)系起來,用的是一種符合測量的方式,將距離分為表3 1所示的各種類型。我傾向于把這些“重力模型”定義為“距離模型”,因為我們最關切的是究竟哪種距離最為重要,有多重要。不管怎樣,這樣的模型能夠幫我們解釋,為什么美加貿易關系如此緊密,也能解釋為什么國家之間的雙邊貿易可以有1/2~2/3的差異量。這些重力模型最終被廣泛接受,并被形容成“可以為經濟學提供一些最為清晰可靠的實驗研究結果”。

下面給讀者舉一個所謂“距離模型”的例子,讓我介紹一下我所負責的一項調查的成果。我首先驗證了所有經濟體的大小程度,然后估算所有“國家對”之間貿易的敏感度,數據庫中有詳細的各種距離的數據,既有國家層面的,也有行業(yè)層面的。這里我所介紹的是國家層面的距離。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地理距離,或者說物理距離。這里我們得出了一個程式化的事實:兩地的地理距離增加1%,會導致兩地貿易下降約1%。換句話說,就是距離敏感度是 1。這一特殊的數值簡化了運算:表示貿易密集度與地理距離成反比。讓我們用這一系數來解釋美加貿易的例子,我們還記得渥太華和華盛頓之間的距離,僅為隨機抽取的“國家對”首都距離的1/10。所以說,如果距離系數為 1,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密集度應該是一般國家之間貿易密集度的10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智利也像加拿大一樣,和美國毗鄰,那么美國和智利之間的貿易也只有美加貿易的6%?!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