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我們需不需要開放—看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案例2

下一波世界趨勢 作者:(美)潘卡吉·蓋馬沃特


根據(jù)上述預估,我們假設一個被選舉出來的政治家,他具有某種程度上為選民服務的意愿,但是很明顯,他也不會漠視個人的政治生存。對于這樣的政治家,假設如果他能夠完全解除對商品貿易的控制,那么就給予他國內生產(chǎn)總值0.5%的增長作為回報,我們可以看看有多少政治家會接受這種做法。通常情況下,可能不會有很多政治家愿意這么做;在高失業(yè)率時期,或許根本就沒有政治家愿意采取這種政策。

這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對于全球化所帶來的潛在收益的標準預估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這些預估并未完全考慮到開放所帶來的巨大潛在收益,這是由以下六個廣泛意義上的原因所造成的。第一,相對于這些預估分析模型,我們擁有一套更為廣泛的政策工具和政策杠桿。第二,盡管傳統(tǒng)意義上人們都習慣于關注交易量和成本效應,但實際上跨國互動可以帶來一系列更普遍的經(jīng)濟效應,正如本章中在商品貿易的特定環(huán)境下所做出的詳細論述。第三,超出通常所關注的商品貿易范圍,同時關注服務貿易,以及除了跨國貿易之外的跨國流動(資金、人員和信息的流動),能夠增加開放所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第四,我們不僅僅要考慮開放的經(jīng)濟價值,同時我們也要重視開放的文化價值和政治價值。第五,跨國一體化不同渠道間的互補作用(正如后面將會提到的在貿易和移民間的互補作用)表明,對單個渠道進行分析將會低估整體效益。第六,我們承諾,在未來要逐漸消除貿易壁壘,這是在幾十年的全球貿易談判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多哈回合談判的結果將會鞏固一些過去的收益,并同時維持心理動力。

核查所有這些疏漏之處,并對它們其中的一些賦予很粗略的量值(對于其他的則運用本章后面所引用的研究)。我認為,開放所能夠帶來的潛在收益是先前所預估的1 000億~3 000億美元的好幾倍:每年的收益等于地球人均幾百美元(可能還沒到1 000美元)的總和。然而除了這些數(shù)據(jù)或者其他數(shù)據(jù),更為基本的一點是,我們過去所使用的估算潛在收益的模型已經(jīng)過于狹隘。為了證明這一論點,我們首先需要對標準預估貿易自由化的潛在收益的數(shù)學模型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這是非常有用的?!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