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例子表明,在決定究竟要從全球?qū)用?、區(qū)域?qū)用孢€是國家層面分析差異對于資源集中的影響時,我們需要從多維度考慮(世界2.0側重于全球?qū)用?,而世?.0側重于國家層面)。政府機構維持市場競爭并就企業(yè)兼并做出裁決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歐洲委員會歷史上不是只考慮一方面因素,而是思考全球化的多方面根源,并發(fā)布衡量全球化水平的指標來確定市場邊界。這些指標看起來復雜且混亂,表5 1對其進行了分類整理,將這些指標與我們在表3 1給出的各方面差異相對比。
表5 1·歐洲委員會在確定相關的地域市場時評估的因素
文化距離 行政距離 地理距離 經(jīng)濟距離
· 消費者偏好與品牌忠誠度
· 語言、文化與生活方式 · 當?shù)鼐唧w要求
· 關于市場滲透的管理壁壘 · 運輸成本
· 進口、分銷及營銷基礎設施 · 潛在競爭
· 價格差異
· 市場份額差距大
資料來源:Leo Sleuwaegen, Isabelle De Voldere, and Enrico Pennings,“The Implications of Globali- zation for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levant Geographic Market in Competi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final report, January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