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節(jié):日本選擇脫亞入歐,區(qū)別中國抵抗運動

浴血榮光 作者:金一南


28【日本選擇脫亞入歐,區(qū)別中國抵抗運動】

當中國正在不停地嘗試選擇道路的時候,印度在民族英雄甘地的領導下,選擇了"非暴力不合作"的道路,而日本,則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日本最初跟中國和印度是一樣的,它也是一個被侵略的國家。1840年中國遭鴉片戰(zhàn)爭入侵,日本晚了13年。1853年,美國海軍東印度艦隊司令佩里率領四艘軍艦強行闖入日本浦賀港,要求談判通商,否則動武,日本沒有辦法。1854年,美國強迫日本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神奈川條約》,即《安政條約》。

此后,日本與中國一樣,一發(fā)而不可收。1855年,俄國強迫日本簽訂《下田條約》;1856年,荷蘭強迫日本簽署《和親條約》;1857年和1858年,美國又與日本簽訂兩個所謂的《通商友好條約》,不僅奪得了租界和領事裁判權,而且剝奪了日本的關稅自主權;1860年以后,英國也強迫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1863年至1864年,美、英、法、荷四國組成聯(lián)合艦隊,炮擊日本下關,勒索戰(zhàn)爭賠款,控制日本關稅,取得在日本的駐兵權。

日本的命運最初與中國完全一樣,從這一點看,東方的整個革命所發(fā)生的背景,印度、日本、中國這些國家民族最初遭遇的命運都一樣,從當時的東方看,沒有哪一個國家沒有被入侵,沒有哪一個國家沒有簽訂過不平等條約。但走的方法、道路完全不一樣。

當中國選擇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時候,印度選擇了"非暴力不合作",日本則選擇了"脫亞入歐"。

日本在簽訂了大量喪權辱國條約的基礎上,總結(jié)出了經(jīng)驗:絕對不能跟亞洲這些國家再混在一起,不能跟朝鮮,不能跟中國,不能跟東南亞,不能跟菲律賓,跟誰都不行,要自己走。"莫如與其脫離關系,而與西洋文明共進退。""支那和朝鮮是日本的鄰國,同它們打交道,用不著特別客氣,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處理。"這是福澤諭吉的《脫亞入歐論》。

日本遭到殖民搶掠,在完成自己的民族解放的過程中,完成了明治維新,然后通過戰(zhàn)爭掠奪,壓榨比它更弱的國家,完成自己的發(fā)達。它走了一條戰(zhàn)爭和軍閥的道路,走上一條法西斯道路。

當中國正在開展抵抗運動,印度正在開展不合作運動時,日本走了另外一條道路,"先順從,再效仿,最后脫亞入歐"。強權來了,我打不過,美國也好,英國也好,法國也好,荷蘭也好,俄國也好,反正打不過,我就順從,然后我再效仿,學會用西方的方法來對付東方的國家。日本最直接的侵略對象是誰?第一是朝鮮,第二是中國。通過對朝鮮的占領、擊敗中國獲取巨額的戰(zhàn)爭賠款,完成日本的現(xiàn)代化。

印度是怎么走上一條"非暴力不合作"的道路,中國是怎么走上一條"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道路,日本是怎么走上一條所謂"脫亞入歐"的法西斯道路,都是在今天觀察中國革命的時候,不能不思考的。中國革命絕對不是單獨在真空中發(fā)生的,是在東方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大背景下發(fā)生的。

20世紀,風起云涌,各個國家民族都在進行自己的選擇,這些選擇效果完全不一樣。當年選擇的效果在今天都很明顯,今天印度的狀態(tài)是印度當年選擇的結(jié)果,今天中國的狀態(tài)是中國當年選擇的結(jié)果,今天日本的狀態(tài)也是日本當年選擇的結(jié)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