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完全忠實于共和時期的規(guī)定,執(zhí)政官要動用國庫臨時支出時,必須得到元老院的批準。元老院的 600位議員,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久議未決。因糧食短缺而陷入恐慌的市民,不斷發(fā)出希望奧古斯都擔任獨裁官、一舉解決問題的呼聲。獨裁官是羅馬國家發(fā)生危機時啟動的一個機制,它不受制于元老院,可以完全獨立地實施國家事務的決策。不過,奧古斯都并沒有接受民眾的邀請,他實際上掌握的權力已等同于獨裁官,只不過他巧于掩飾,大多數(shù)人沒有覺察而已。奧古斯都對獨裁官的拒絕,讓共和派們松了一口氣。
當然也不能讓這種恐慌狀態(tài)持續(xù)和蔓延,最終,奧古斯都動用了私財,緊急派人去海外采購了大量的小麥。這樣的事跡是他最樂意寫在《功業(yè)錄》里的:“只用了短短的幾天時間,就將首都人民從危機和恐慌中解救了出來。
”市民們對奧古斯都自然是感激不盡,在感激之余經(jīng)過不斷的討論,大家終于感覺到羅馬的共和體制已經(jīng)到了極限的狀態(tài)。
然后,奧古斯都并沒有利用這種氣氛趁機做些什么事情。糧食危機過去之后,糧食管理按察官的任期依舊維持一年,這又讓奧古斯都再次得到了共和派人士的贊嘆。對這些元老院議員而言,掌握“食”權如同掌握軍權,意義極其重大。
不過,奧古斯都這次沒有等到 28年后再度發(fā)生糧食危機時才采取行動,他設立了一個“糧食局局長”的官職。為了突顯這個職位只是一個行政官職,而非政治職務,奧古斯都從騎士階級中挑選了人選。這個職位和其他皇帝任命的行政官僚一樣,有相當長的任期。羅馬國家終于建立起了糧食儲備的安全保障體制。這個體制的建立還意味著“食”權落入了皇帝的手中,元老院又失去了一個原本屬于他們的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