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前 63年龐培執(zhí)政時期,羅馬就廢除了敘利亞的塞琉古王朝,將之變?yōu)榱_馬的行省。那時如果他想的話,也可以把埃及變成行省。因為以埃及的軍事力量,根本不能與羅馬為敵。
但是,羅馬的對外基本方針并不是莽撞地直接統(tǒng)治。雖然成為了行省,但是羅馬仍然盡量采取使內(nèi)部的諸多勢力不要與羅馬敵對的溫和政策,這是羅馬人的統(tǒng)治方式。宗教、語言以及生活習慣,羅馬人并不會強制要求對方和自己保持一致。羅馬人本身就是多神教的民族,并不像一神教那樣要求將自己信奉的神作為唯一的真神,所以他們對認可其他民族的神也沒有抗拒感。巴勒斯坦地區(qū)的猶太教具有統(tǒng)治地位,希臘系的托勒密王朝支配下的埃及則信奉奧西里斯和伊希斯。雖是這樣,受希臘系王朝統(tǒng)治的埃及,仍然屬于希臘語系。
羅馬對同盟國的要求之一是不與羅馬為敵。羅馬人一直以來都在保障羅馬霸權(quán)下諸城邦之間的國際關系安全,以及充實羅馬式的街道網(wǎng)擴張需要的資本。羅馬式的基本設施整頓是為了重視統(tǒng)治和軍事的效率,也理所當然地提高了“羅馬版圖居民”的生活水平。
由羅馬直接統(tǒng)治的行省,對羅馬有著對外關系和安全保障上的依賴。它們和實際上是屬國、形式上以獨立國家存在的同盟各國一起組成了“羅馬世界”。但是,羅馬盡量避免將其行省化的原因,是為了安全保障費。因為如果對行省是直接統(tǒng)治,羅馬這邊就有了對他們內(nèi)外都必須保障安全的義務。他們繳了行省稅之后,行省居民就沒有管這方面的義務了。如果是以獨立國家形式存在的同盟國,羅馬人就對他們沒有保障國內(nèi)安全的義務。雖然沒有行省稅的收入,但是安全保障費用卻大大增加。因為有同盟關系,羅馬對外戰(zhàn)爭時,也可以以相互保障安全的理由向他們要求派兵增援。從同盟國派兵過來的費用,也由該國家自行支付。羅馬將這樣的國家稱為“羅馬的友好同盟”,這樣對羅馬而言收益比付出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