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亞當·斯密首先是位哲學家

經(jīng)濟學大師們 作者:(美)托德·布赫霍爾茨


早在亞當·斯密撰寫《國富論》之前,憑借一本論述倫理行為的書《道德情操論》,他已經(jīng)在1759年為自己贏得了聲譽。隨著書的銷量迅速增加,他以“哲學家斯密”的名義而為人所知?!兜赖虑椴僬摗纷裱藛⒚蛇\動的傳統(tǒng)。正如科學家探索太陽系的起源一樣,亞當·斯密探索的是道德認同和不認同的起源。

首先,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如何能夠?qū)M足他人的需要作出道德的評判呢?畢竟,每個人立足于自我體系的中心,就像太陽處于九大行星的中心一樣。太陽會關(guān)心較小的行星在想什么嗎?亞當·斯密在這種似乎矛盾而又可能正確的悖論中痛苦掙扎,他反問自己:如果人都是自私的,為什么每一個城鎮(zhèn)并不像政治理論家托馬斯·霍布斯在《利維坦》里描寫的那樣處于道德敗壞的自然狀態(tài)?霍布斯極力主張:直到政府出現(xiàn)之前,人們的生活一直陷于“孤獨、貧窮、骯臟、粗野和短暫”的狀態(tài)。

最終,亞當·斯密編造了一個聰明的答案。他說,當人們面臨著道德抉擇時,他們會虛構(gòu)一個“公正的旁觀者”,可以認真地思考并且給他們提出建議。他們不是簡單地順從自我利益,而是聽從這個想象中的觀察者的建議。通過這種方式,人們作出的決定乃是基于同情,而不是自私自利。

許多批評者認為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家只會假設自私的動機,只會關(guān)心成本和收益,并且對人類更為高貴的一面視而不見,以此來詆毀他們。他們聲稱經(jīng)濟學家是道德上的侏儒。這種攻擊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是對的,但不適用于亞當·斯密。不僅僅是意識到了同情和情操,在整本書中,他都在論述這些情感。而且,《道德情操論》指出的許多概念在一個多世紀之后才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進行詳細闡述。弗洛伊德“超我”的概念是指良心,當人們不聽勸告時,良心可以阻止人們不采取某些行動,并且產(chǎn)生罪惡感,這與亞當·斯密描述的旁觀者的角色差異并不大。

隨著亞當·斯密的著作在英國和歐洲大陸的傳播,他的聲譽急劇上升。家境富裕的學生離開他們在法國、瑞士和莫斯科的學校而來到格拉斯哥大學注冊上學。我們可以想象亞當·斯密來到了20世紀,出現(xiàn)在電臺和電視的談話節(jié)目中,為他的書作宣傳。假定他有習慣性的健忘癥,他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給人帶來愉悅的嘉賓,特別是當他穿著睡衣出現(xiàn)在深夜電視節(jié)目中時更是如此。亞當·斯密肯定不滿足于被鎖在象牙塔中。在格拉斯哥,他與城鎮(zhèn)居民和大學師生都有來往,并且約見銀行家、商人和政治家。在政治經(jīng)濟俱樂部,他嘗試著弄明白商人到底是怎么經(jīng)營的。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他學到了不要信任商人的動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