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序 文明歷史的叩問(10)

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 作者:孫皓暉


一個民族的發(fā)展要保持悠長的生命力,保持飽滿的生命狀態(tài),就必須有堅實的文明根基。這種文明根基的堅實程度,不僅取決于文明傳統(tǒng)的豐厚性,更取決于一個時代基于清醒的歷史意識而確立的繼承原則。我們可以因為最緊迫問題所必須的社會精神集中而暫時中止大規(guī)模的社會爭論,誠如戰(zhàn)國名士魯仲連所言:“白刃交前,不救流矢?!钡?,我們不能忘記,在獲得必要的社會條件之后,對自身文明歷史的認真探究依然是一個民族復興必須的,甚至是基本條件性的歷史環(huán)節(jié)。

是的,我們應該告別“不爭論”的特殊時期了。

我們所需避免的,是不能將文明審視簡單等同于某一實際目標。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文明歷史的審視,不應該成為任何實際目標的手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文明歷史的探究,本身有其偉大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為實現(xiàn)偉大的文明跨越,提供經得起考驗的歷史精神資源。這個目標,就是在世界民族之林確立我們民族的文明話語權。

這樣一本書,正是在上述思想的催生下寫出的。

這本書的原本真身,是一部大型文獻紀錄片的全部解說文字。惟其如此,它的語言才有一定的跳躍性與形象性,會給讀者一定的閱讀美感??墒?,當這部紀錄片寫完之后,朋友們與我的共同感受卻是,它更像一本書。作為紀錄片的解說,它需要大大稀釋,從而釋放出從容舒緩的形象美感。作為一部文明史著作,它卻與學院化標準相去甚遠。這本書既沒有長長的注釋,也沒有開列龐大的參考書目,內文中的批量引號現(xiàn)象也極少。我所力圖做到的,是將自己已經消化的知識與思想,簡潔誠實地告訴人們,如此而已。強拉讀者與自己一起走進書櫥,是一件并不愉快的事情。我們民族既往的原典著作,似乎從來都是這么簡潔樸實的,使人有閱讀快感的。

無論形式如何,它的思想闡發(fā)任務可以說是完成了。

故此,就讓它以兩者兼具的形式感,去與讀者們擁抱吧。

這是一本力圖理清中國前三千年文明史的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