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撥開迷霧還原真相(2)

中美合作所與太平洋戰(zhàn)爭 作者:孫丹年


孫丹年的這本書——《中美合作所與太平洋戰(zhàn)爭》,就承擔著這樣的重任。令人欣喜的是,孫丹年把這個任務完成得很好。因為她是完成這一任務的最佳人選:她曾任歌樂山烈士陵園編研室主任,不但了解整個歌樂山烈士陵園所有烈士的情況及其相關的歷史(包括原渣滓洞、白公館兩個看守所及受到牽連的中美合作所的歷史),還認真查閱了相關的大量資料,特別是烈士陵園所收存的B類(敵特)檔案,在那些幾乎無人問津的“故紙堆”中潛心進行了長時間的反復閱讀,作了大量的筆記,從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建立在堅實的史實基礎上。

我是在為黨史期刊《紅巖春秋》做編輯時認識孫丹年的。她那時正在歌樂山烈士陵園從事編研工作,給我們寫了不少稿件,是我們雜志所收到的來稿中質量上乘的,基本上是每稿必用。她的稿件文思清晰,文筆清麗,一手鋼筆字也很漂亮(90年代初還沒開始用電腦寫作),而且,她總是能從一些早已被人們寫過不知多少遍的老題材中找到新的角度,發(fā)掘出新的細節(jié),加上新的思考,寫出新意來。

這本《中美合作所與太平洋戰(zhàn)爭》,是孫丹年退休之后進行的一項大工程,一項獨立完成的很有意義的工程。它告訴人們:歷史是有真相的,真相是不可能長久被歪曲、屏蔽的,不論是出于商業(yè)目的嬉皮笑臉的“戲說”還是出于政治目的慷慨激昂的“正說”,真相始終只有一個。在這片領域里,總有一些不問個人得失只求還原真相的義工在默默操勞著,孫丹年就是其中令人欽佩的一個。愿她的這本書能得到更多讀者的喜歡,不僅使他們得到一些真實的有價值的知識,而且能啟發(fā)他們的有益的思考。

2011年5月22日于重慶風江閣

何蜀,1948年6月生于重慶,祖籍河南。曾在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的《紅巖春秋》雜志社任副主編,職稱編審。已出版作品有:《霧城血》(重慶出版社)、《霧都明燈》(中央文獻出版社)、《從中共高干到國軍將領:文強傳》(廣東人民出版社)、《為毛主席而戰(zhàn)——文革重慶大武斗實錄》(香港三聯(lián)書店)等。撰寫并發(fā)表了若干文革歷史研究文章。退休后致力于文革歷史研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