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琪先生曾這樣解釋:“中國電影過往在動作上的簡陋,原因自然很多。制作、技巧、意念及演員等等方面,都有問題。不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思想觀念上的因素--人們對傳統(tǒng)武術從根本上缺乏信心。中國電影事業(yè)開展于世紀交接期,正是中國內憂外患最深重的時刻,在西方現代化武力和文化沖擊下,陷于瓦解的傳統(tǒng)體制,無論文武的實用性都大受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懷疑,舉國充滿自卑感。在現實形勢不如人的局面下,難怪不少武俠片要以超現實的神功異術來滿足觀眾,也難怪電影不能與實際武術結合,創(chuàng)出新的動感藝術。” ①這段話指明了中國武俠電影在草創(chuàng)階段的社會背景與文化心理。
對于動作導演的發(fā)展而言,卻有一件值得紀念的事:1927年,友聯公司的影片《紅蝴蝶》(錢雪凡導演,徐琴芳、崔若均主演)和《山東響馬》(錢雪凡、葉仁甫導演,鄭超凡、徐琴芳、葉仁甫、時覺非等主演)第一次任用了任雨田為武術導演。
3.2 古典武俠:以武育人
(20世紀50年代初-20世紀60年代末)
20世紀50年代初至20世紀60年代末,在戰(zhàn)火影響下,武俠片陣地由上海南遷至香港,以胡鵬導演、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為主流,片中武打場面講究真功夫,以南拳為主。整個20世紀50年代,港臺武俠電影確立了兩種功夫片類型:一種是反映黃飛鴻故事的功夫片,代表作是《黃飛鴻》系列;一種是神怪武俠片,代表作是《如來神掌》等。從動作形態(tài)分析,神怪武俠片無根本性突破。同時,這些影片十分強調武打動作的教育功能,堅持用武術傳達儒家思想,是香港武俠電影對中國文以載道傳統(tǒng)的延續(xù),也是早期武俠電影史上以俠論武的典范。
1949年后,功夫片在香港的興起緣于家喻戶曉的廣東傳奇武林人物黃飛鴻。黃飛鴻的年代并不久遠,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大有人在。劉家良的父親劉湛便是黃飛鴻弟子林世榮的徒弟。因此,黃飛鴻電影的武術打斗必須改變以往的“神怪”作風,擺脫舞臺式的套路搬演,代之以“硬橋硬馬、真刀真槍”的寫實風格,力求用傳統(tǒng)南拳的橋手腰馬,無限接近實戰(zhàn)形式。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