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乾隆對俄羅斯的貿易制裁(3)

茶葉戰(zhàn)爭:茶葉與天朝的興衰 作者:周重林


1791年,乾隆下令粵海關全面禁止俄羅斯毛皮進口:“朕聞外洋夷地與俄羅斯相連,近年俄羅斯因未通貿易,北邊一帶稽查嚴緊,私將海龍、黑狐等項皮張貨物,由洋船販至廣東售賣,恐該關稅課充盈,或由于此,俄羅斯需用內地大黃、茶葉等物,刻不可離。若私販皮貨至粵,自必易換該國必需之物,透漏出洋,是名為閉關,仍不能全行禁絕?!薄肚鍖嶄洝じ咦诩兓实蹖嶄洝肪?367,乾隆五十六年,乙巳條。

俄羅斯皮貨貿易恰克圖市場被關閉后,粵海關就成為俄羅斯與華貿易的唯一通道。乾隆僅僅憑借一份海關報告就能看到問題所在,充分說明了開通唯一進出口通道的好處。

關閉恰克圖市場,俄羅斯的支柱產(chǎn)業(yè)——毛皮產(chǎn)業(yè)受到重創(chuàng),又因為得不到茶葉,西伯利亞出現(xiàn)乞討之人,三次閉關差點讓俄國人與中國人打起來。但1788年,他們還是罷免了袒護肇事者的總督,1789年處理了槍殺中國人的卡倫巡兵案,1791年,他們低頭認錯,要求開市。乾隆也賣了個人情,1792年,恰克圖市場重新開放。

尚在1770年,乾隆談到緬甸與俄羅斯的區(qū)別時,他說,“緬匪情形,本與俄羅斯不同。……若緬匪與畜類蟲蟻無異,茹飲穢惡,回與人殊。并非急需內地之物。即向來交易,彼亦無大利可圖,且其境與洋通,諸貨尚可購之海舶。雖不通商。實不足以制其死命。”

在尼泊爾入侵西藏后,乾隆也提出限制對其輸出酥油、鹽巴。

乾隆的貿易制裁政策,其實是從解縉的思想發(fā)展而來,只不過前者是收,后者是擴而已。要制人于命,也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要自己能控制(提供)他人需要的物資(茶葉、大黃);二是要有可以控制的渠道。

于大清而言,陸路尚可嚴加控制,但控制海路卻顯得力不從心,海路呈現(xiàn)更為復雜的特點。從乾隆關閉寧波海關也可以看出這一問題。

從順治到康熙,大清有兩次影響巨大的禁海政策,第一次是為了防范盤踞臺灣的鄭成功,第二次則是擔憂沿海居民和海外華僑交往帶來不測變化。朱雍在《不愿打開的中國大門——乾隆時期的中英關系》里分析說,乾隆實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其實與康熙的擔憂有相似性,乾隆關閉寧波海關的動因,恰恰是擔憂寧波會造就又一個澳門出來。朱雍.不愿打開的中國大門——乾隆時期的中英關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當時浙江提督武進升匯報說,前來求通商的英國人,不僅有漢語流利的洪仁輝,還有廣東籍的中國人,最關鍵的是還有40名沒有發(fā)辮的澳門小廝。這40名小廝引起了乾隆的警覺,他要求兩廣總督楊應琚詳查此事。據(jù)楊回報,澳門是民番雜處之區(qū),內地居住澳門的人,大凡都是生意人,沒有剃發(fā)之事,跟隨英國人到寧波的那些小廝,實則是番人。大清對澳門失控,要是再出現(xiàn)一個澳門,勢必帶來更壞的影響。

1756年8月4日,乾隆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要是來寧波的外商多了,寧波又會成為一個市集。他對閩浙總督喀爾吉善說:“在國家綏遠通商,寧波原與澳門無疑,但于此復多一市場,恐積久留居內地者益眾。海濱要地,殊非防微杜漸之道?!?757年2月25日,乾隆帝給喀爾吉善的上諭里寫道:“浙省寧波雖有海關,與廣省迥異。且浙民習俗易囂,洋商錯處,必致滋事。若不立法杜絕,恐將來到浙者眾,寧波又成一洋船市集之所。內地海疆緊要?!鼻〗o兩廣總督楊應琚的上諭又在重復:“近年,奸牙勾串漁利,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舶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于海疆重地、民風土俗均有關系?!鼻∮?757年下令關閉寧波口岸,說要保證廣東口岸利益,不見得是真心話。因為貿易所創(chuàng)造的利益,并非天朝所看重,否則何來“閉關鎖國”的政策?閉關之后,才有1758年的英國使團訪華。

1841年1月,浙江巡撫劉韻珂給道光的建議中,談及開放寧波的壞處,他擔心敗壞民風的思路與乾隆大致相同。

對俄羅斯的控制正是陸路與海路雙軌進行,在陸路閉關不成后,乾隆關閉海路最終導致俄羅斯就范,達到了貿易制裁的目的。盡管其中有俄羅斯皮毛的作用,但對大清而言,這無非是再次強化了茶葉、大黃可以制夷的觀念。

這段歷史會讓人聯(lián)想到之后的鴉片貿易牽扯出來的茶葉問題,只是時過境遷,大清再不是那個盛氣凌人的大清。當晚清再次重提以茶黃制夷的時候,盡管也采取了封關禁煙的政策,但等待他們卻是船堅炮利的英國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