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夷”不怕林則徐(1)

大歷史的小切面:中國近代史的另類觀察 作者:周英杰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不僅讓一向以“天下共主”自居的堂堂天朝上國暴露了其虛弱不堪的本相,也讓當時的許多“治世之能臣”一生的事業(yè)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甚至從此走上了人生的下坡路,成為大時代造就的悲劇式人物,如琦善、耆英、伊里布等等。

以琦善為例。此公年紀輕輕就坐上了清政府中最為重要的地方大員——直隸總督的位子,可謂是滿人中的佼佼者。但自從被道光皇帝派往中英交涉的前線之后,面對陌生的敵人,琦善立即進退失據,威風全無。在和英國人簽訂了《穿鼻草約》之后,即被皇帝罷官免職,還被抄沒了家產。雖然此后不久,他重獲起用,前去彈壓太平天國運動,但鴉片戰(zhàn)爭中的這段經歷,對于琦善而言,真可謂是其人生的一大敗筆。

與琦善相比,另一位滿族大員耆英更加不堪。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期乃至戰(zhàn)爭結束之后的幾年之內,耆英實際上擔當起了清政府的外交部長的責任。他忍辱負重,極力與“英夷”虛與委蛇,倒也把洋人哄得團團轉??墒牵谀莻€年代里,他的這種處理外交的柔軟手段,很容易被朝廷里占大多數的強硬派指責為有失“天朝上國”的臉面。最終,耆英極其狼狽地從中英交涉場上退出,并因此而丟了性命。

當然,由于時運極為巧合等偶然的原因,有的人也因為同樣一場戰(zhàn)爭而成就了萬古流芳的英名,如幾被后世尊為“神話”的林則徐。

實際上,這個被后世史家范文瀾先生稱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躊躇滿志地抵達各國商人云集的廣州之時,其思想并未脫離當時一般士大夫的“華夷之別”的范疇,他對英夷的認識還停留在“夷兵除槍炮外,擊刺步伐俱非所嫻,而腿足裹纏,結束嚴緊,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無能力,是其強非不可制也”的可笑水平。因此,他對待在他眼里和怪物沒有多少差別的英夷,不可能采用平等的視角,必然是將販賣鴉片和一般的中外貿易混為一談,最終使得矛盾不斷激化,導致事變。后來,道光皇帝等人指責他“輕啟邊釁”。平心而論,這個指責并非一點道理都沒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