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北平年景》
1949年江山易手之際,著名作家、學(xué)者梁實秋匆匆赴臺,從此漂泊孤島再也未回故里。1950年代,實秋寫下了《北平年景》一文,抒發(fā)了羈旅凄涼、懷念北平的思鄉(xiāng)情懷,文章開首便如此寫道:“過年須要在家鄉(xiāng)里才有味道,羈旅凄涼,到了年下只有長吁短嘆的份兒,還能有半點歡樂的心情?而所謂家,至少要有老小二代,若是上無雙親,下無兒女,只剩下伉儷一對,大眼瞪小眼,相敬如賓,還能制造什么過年的氣氛?北平遠在天邊,徒縈夢想,童時過年風景,尚可回憶一二?!?/p>
接下來梁實秋回憶了童年時代的北平年景,大人采購年貨、置備新衣、祭祖先、燒年菜,孩子們踩歲、辭歲、壓歲,新年正月的室內(nèi)布置、家家開賭、城里各處的熱鬧所在,如數(shù)家珍娓娓道來,老北京獨特的過年習(xí)俗躍然紙上:“街上除了油鹽店門上留個小窟窿外,商店都上板,里面常是鑼鼓齊鳴,狂擂亂敲,無板無眼,據(jù)說是伙計們在那里發(fā)泄積攢一年的怨氣。大姑娘小媳婦擦脂抹粉的全出動了,三河縣的老媽兒都在頭上插一朵顫巍巍的紅絨花。凡是有大姑娘小媳婦出動的地方就有更多的毛頭小伙子亂鉆亂擠。于是廠甸擠得水泄不通,海王村里除了幾個露天茶座坐著幾個直流鼻涕的小孩之外并沒有什么可看,但是入門處能擠死人!火神廟里的古玩玉器攤,土地祠里的書攤畫棚,看熱鬧的多,買東西的少。趕著天晴雪霽,滿街泥濘,涼風一吹,又滴水成冰,人們在冰雪中打滾,甘之如飴。‘喝豆汁兒,就咸菜兒,琉璃喇叭大沙雁兒’,對于大家還是有足夠的誘惑。此外如財神廟、白云觀、雍和宮,都是人擠人,人看人的局面,去一趟把鼻子耳朵凍得通紅?!北娝苤?,梁實秋以散文小品知名于世,他的文字集文人散文與學(xué)者散文的特點于一體,行文旁征博引,內(nèi)蘊豐盈,文筆機智閃爍,諧趣橫生,如文中所描述的祭祖的流于形式、年菜飯的倒人胃口、年畫對聯(lián)的心理作用等,無不閃爍著寓莊于諧的哲人思考和智慧之光。梁實秋在文中還涉及了民初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北京兵變”,他在最后一節(jié)這樣回憶:“新年狂歡拖到十五。但是我記得有一年提前結(jié)束了幾天,那便是‘民國元年’,陰歷的正月十二日,在普天同慶聲中,袁世凱嗾使北軍第三鎮(zhèn)曹錕駐祿米倉部隊嘩變掠劫平津商民兩天。這開國后第一個驚人的年景使我到如今不能忘懷。”關(guān)于“北京兵變”發(fā)生的原因有多種說法,但一般人認為其幕后推手就是袁世凱。原因是袁不想去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想留在老窩北京,于是想出了這個“絕妙”的主意——以此來告訴世人北京局勢不穩(wěn),需要他這個強人留在北京坐鎮(zhèn)。據(jù)史料記載,兵變后的京城蕭條冷落如同死市,繁盛的京華之地頓成黑暗的世界,全城被劫者約4000余家,商民財產(chǎn)損失達數(shù)千萬元,北洋兵的惡行給萬民歡騰的新年佳節(jié)留下了一個驅(qū)不散的陰影。
《長衫旗袍里的“民國范兒”》讀書網(wǎng)·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