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就喜歡指揮“自己這個人”做事,也就是我們說的自主。獨立自主的精神是健全自我意識的重要一部分。
多年前,心理學家卡羅琳·羅威-科利爾剛剛成了新手母親。兒子六周的時候一個親戚送了一個床頭轉鈴。如今這種玩具大多是電動的,一按按鈕,小動物們就隨著音樂旋轉起來,孩子們喜歡盯著看。那時候,都是手動,一會兒就得上次弦。卡羅琳想偷懶,就用一根布帶,一頭綁在玩具上,一頭綁在孩子的右腳腕上。孩子的身體無意識扭動時,發(fā)現(xiàn)玩具也動起來。孩子便動來動去地試驗,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右腳腕和玩具有關系,很開心,繼續(xù)踢騰右腳。
踢累了,孩子睡了一大覺,醒來睜眼一看見那玩具,右腳就開始踢騰。她心中一驚,“這不說明他記住了前一天發(fā)生的事嗎?”所有這樣大的孩子都有記憶嗎?他們的記憶能保持多久?他們的記憶和大人的有何不同?
總之,利用把孩子的腳腕和某種玩具連起來作為基本的實驗方法,再變化兩次實驗相隔的時間,變化玩具的形狀,甚至嬰兒床上的擺設,卡羅琳和其他心理學家歷時數(shù)十年作了大量的研究,向我們揭示了嬰幼兒記憶的秘密。和大人一樣,從出生起嬰兒就有記憶能力,時間越久,記憶就越容易消逝,但如果給他們一點提示,他們又會記起來。
這件事和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有什么關系?它說明人類天生就有控制環(huán)境的沖動。
就像上面那個故事,孩子之所以見了玩具就踢腿,是因為他突然發(fā)現(xiàn)“哇,我可以讓這玩具轉起來,發(fā)出好聽的聲音”。當然,這么大的孩子還沒有明確的自我意識,但他會朦朧地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某種自己可以控制的動作,會導致周圍某件事情的發(fā)生。發(fā)現(xiàn)自己竟能控制周圍的局勢,是件讓孩子萬分高興的事。這種感覺和相關的行動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積累起來,造就了人類的自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