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七月七日的七夕節(jié),又稱“乞巧節(jié)”、“女兒節(jié)”,是中國人最浪漫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難得以女性為主體的節(jié)慶。
七夕起源于牛郎與織女之間凄美動人的愛情神話,牛郎、織女早在周朝《詩經(jīng)》就有記載,不過當時老祖先看到的是銀河兩端,各有牽牛、織女兩個星座遙遙相對,雖然已經(jīng)神格化,但還沒有發(fā)展成為愛情故事。
根據(jù)北宋《太平御覽》記載,七月正值秋收,“七”又是陽數(shù),因此七月七日自漢代以后成為慶賀秋收的好日子,并開始有了拜織女“乞巧”的習俗。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牛郎、織女兩個星座,已經(jīng)從戀愛進而結(jié)為夫妻,并只能在每年的七夕相會,七夕節(jié)至此也發(fā)展成形。
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傳誦兩千多年,發(fā)展出許多版本。臺灣因為以前是農(nóng)業(yè)社會,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情節(jié),就頗有警示年輕男女談情說愛之余,仍要以勤奮工作為重。故事是說,織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不但長得最漂亮,還有一雙巧手,每天為天庭編織云錦,也就是美麗的云彩;牛郎則是牧牛耕種的男神。
玉皇大帝因為看到牛郎工作勤奮,就把織女許配給他,但是兩人婚后因為耽于戀愛而逐漸廢弛工作,于是便派喜鵲轉(zhuǎn)告二人,今后要每隔七天才可以相聚一次,其余日子都要專心工作。但粗心大意的喜鵲卻傳錯話,跟牛郎、織女說每天可以相聚一次,兩人因此更為恩愛,把工作拋在一旁。
玉皇大帝得知后大為震怒,下令牛郎、織女今后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并用發(fā)簪在天空劃出一道境界,把兩人分隔東西,那道境界就是銀河。為了處罰粗心的喜鵲,玉皇大帝就命令喜鵲在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召集同類,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可以相聚。從此,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天空的兩端遙望,等到七夕才能相會互訴衷情。
七夕的愛情故事反映在節(jié)慶的習俗上,并不像現(xiàn)代情人節(jié)那般的男歡女愛,反而是以少女為主體。她們在七夕當晚向織女祭拜,祈求自己也能擁有一雙靈活的巧手,這就是“乞巧”。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在七夕都會舉行“乞巧”的儀式,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就記載:“是夕,人家婦女結(jié)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諭石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wǎng)于瓜上,則以為符應(yīng)。”因此,“穿針乞巧”是必有的儀式,少女拿彩線和七根針,只要順利穿過就是巧手了。
此外,乞巧會還有發(fā)展出“投針驗巧”、“喜蛛應(yīng)巧”和“巧菜秀巧”等儀式。除了穿針線,少女們也會做手工藝或燒菜比巧手。供奉給織女的瓜果,如果放到隔天有蜘蛛結(jié)網(wǎng),那就代表織女應(yīng)驗了。
織女在臺灣被稱為“七娘媽”,七夕除了要拜七娘媽乞巧,相傳“床母”的生日也是七月七日,因此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孩童,傍晚以后都要在床前燒金紙,并以雞酒油飯供奉床母,感謝她的保佑。
在臺南,因為七娘媽被視為孩童的保護神,所以七夕還有“七娘媽生,做十六歲”的特殊習俗。凡是當年剛好滿十六歲,就要在七夕舉行“脫”的儀式,祭拜七娘媽以后,先鉆過紙糊的“七娘媽亭”,再把七娘媽亭燒掉,這樣就是“出婆祖間”,算成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