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外界視線和內(nèi)心視線前面都展開了無限廣大的視野;在為印度的財富,墨西哥和波托西的金礦銀礦所引誘的青年人看來,循規(guī)蹈矩以及好幾世代留傳下來的榮耀的行會特權能有什么意義呢?
——弗里德里?!ゑT·恩格斯
自從約翰國王簽下《大憲章》之后,歐洲人開始普遍遵從一個邏輯:人生來是無罪的,除非有證據(jù)證明他有罪。這在現(xiàn)在的許多人看來似乎很滑稽,因為我們自認為這是天然的法則,從未覺得它有什么特別之處。然而事實上,我們并沒有真正遵循過它。君子與強盜之間僅僅隔著一層輕紗,區(qū)別在于弱者的財富是否被曝光。
在歐洲百年戰(zhàn)爭①結(jié)束的那一刻,西方各國權力的重新分配隨即塵埃落定。這場戰(zhàn)爭摧毀了歐洲傳統(tǒng)的封建制度,為原始資本主義的萌芽提供了土壤,但這種土壤并非指某種充沛的條件,而是指資源的匱乏。越是空虛就越需要補充實力,相信這是西方資本主義從單純的資本流通與市場貿(mào)易轉(zhuǎn)變?yōu)榭柯訆Z為主導的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的第一步,西班牙便是當中的先驅(qū)者。
當一個國家以黃金和白銀作為流通貨幣,這就意味著它的經(jīng)濟擴張極有可能伴隨著血腥的殺戮,西班牙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經(jīng)歷了近兩百年戰(zhàn)爭,將摩爾人從利比里亞半島趕走之后,這個被冠以“統(tǒng)一”稱謂的歐洲強國實際上正面臨國庫空虛、甲兵老舊的尷尬局面。再加上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大軍占領了君士坦丁堡以及巴爾干、小亞細亞一帶之后,在這些地方無法無天,常常掠奪來往商隊的錢財和貨物,并在政策上強制向過往的商品收取苛刻的稅收,導致歐洲市場上來自東方的商品價格飛漲。而歐洲的商品亦難運至東方,從經(jīng)濟角度上講,奧斯曼帝國的做法實際上等于是扼住了東西方貿(mào)易的咽喉。
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王室不由想起了13世紀末馬可·波羅的那本暢銷書。書里描寫關于東方財富的篇章令人心動,記得有一段是這樣寫的,“此國擁有黃金,其數(shù)量無限,君主有一宮殿,屋頂皆用精金鍛造”。這一段應該寫的是中國皇宮上面的明黃琉璃瓦,另有一說是日本,但那個時候日本處于鐮倉幕府時代,兵荒馬亂的應該沒有這么大排場。
無論實際如何,歐洲人對黃金一說始終深信不疑。因為葡萄牙在非洲的貿(mào)易讓全歐洲的人都紅了眼,1481年登基的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開始全力貫徹恩里克王子的遺志,積極拓展好望角向東的航線。唇齒相鄰的西班牙對此既嫉妒又無奈,伊莎貝爾女王亦隱隱感到了一種危機的存在。由于歐洲的黃金儲量非常少,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伊莎貝爾女王召見了一個人。這個人生于意大利,曾在葡萄牙宣傳自己的航海計劃,但卻一直飽受冷眼,因為他的航海計劃與恩里克王子制定的戰(zhàn)略背道而馳,所以在葡萄牙混得十分落魄,他就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