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某處讀到過一位外國人的文章,他在中日兩個國家都住過。他說,一個外國人在日本居住的時間越長,就越討厭日本人,而在中國居住的時間越長,就越喜歡中國人。我不知道他在這里對日本人的判斷是不是真實,但是,我認(rèn)為,你們所有在中國生活過的人都會贊同他對中國人的評價。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外國人在中國居住的時間越長,對中國人的喜愛--你可以稱之為“欣賞”--就越會與日俱增。在中國人身上有種無法形容的東西,不管他們多么缺乏清潔的習(xí)慣和文雅的舉止,不管他們的心靈和性格上有多少缺點,他們依然比其他任何民族更能贏得外國人的喜愛。這種無法形容的東西,我把它定義為“溫順”,在外國人的心目中,即便它沒有挽回中國人身體和道德上的缺陷,至少也削弱和減輕了這些印象。就像我試圖向你們展現(xiàn)的那樣,這種溫順又是我稱之為具有同情心的或真正的人類智慧的產(chǎn)物--這種人類智慧既不是來自推理,也不是源于本能,而是出于同情心--出于同情的力量。那么,中國人具有這種同情的力量的秘密是什么呢?
在這里,我冒昧地給出一個解釋--如果你愿意,可稱之為一個假設(shè)--對于中國人緣何具有同情的力量的秘密,以下就是我的解釋。中國人具有這種力量,這種強烈的同情的力量,是因為他們完全地或者說幾乎完全地過著一種精神生活。中國人全部的生活是一種感情生活--它不是來自身體器官意義上的感覺,也不是你所說的來自神經(jīng)系統(tǒng)意義上的激情,而是情感或者人性友愛意義上的感情,它來自我們本性的最深處--精神和靈魂。甚至,我在這里可以說,真正的中國人過著一種情感或者人性友愛的生活,一種靈魂的生活,以至于可能有時過分地忽視了他應(yīng)該做的事,甚至忽視了生活在這個由身體和靈魂構(gòu)成的世界上的人維持其感觀靈敏性,所必需的要求。這就真實地解釋了中國人對骯臟的環(huán)境、物質(zhì)上的不便和舉止文雅的缺乏為什么如此漠不關(guān)心了。當(dāng)然,這與本文的主題無關(guān)。
我說,中國人具有同情的力量,是因為他們完全過著一種精神生活--情感或者人性友愛的生活。在此讓我首先給你們舉兩個例子,來證明我對過一種精神生活的解釋。下面是我的第一個例子。你們中有人可能認(rèn)識我在武昌的一個老朋友和同僚--他曾在北京做過外務(wù)部尚書--梁敦彥梁敦彥(1857-1924),清朝大臣,字崧生,留美幼童,曾就讀于美國耶魯大學(xué),回國歷任漢陽海關(guān)道、天津海關(guān)道、外務(wù)部尚書、外務(wù)部大臣等職。先生。梁先生告訴我,當(dāng)他第一次接到漢口海關(guān)道臺的任命時,使他渴望成為滿清大員、努力得到頂戴花翎以及他榮幸地接受這個任命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在意頂戴花翎,也不是因為他自此以后會富貴--在武昌的時候我們所有人都很窮--而是因為他想取悅母親,通過他的晉升讓遠在廣州的老母親心情愉悅。這就是我說中國人過著一種精神生活--一種情感或者人性友愛的生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