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字與國運

思想國 作者:熊培云


漢字與國運

月皓云瀚,漢字江河流淌。

相信每位在國外生活過的中國人,讀到漢字時感覺都是暖洋洋的,那時你像是歷盡艱辛,終于爬出密林瀚漠,于恍惚間見到了父老鄉(xiāng)親。

然而,我在法國讀到第一個漢字時,感覺更多的卻是荒誕。

當時我坐了十幾個小時飛機,住進朋友安排的一家賓館里。在這里,我看見了“父老鄉(xiāng)親”,第一個漢字——那是“愛”。它不是貼在墻上,也不是印在書里,而是以文(明之)身抖動在猛男的一瓣屁股上——猛男正在熒屏里面“間歇性抽搐”。這是法國成人電視節(jié)目里的一個鏡頭,我感覺“鄉(xiāng)親們”被糟蹋了。

好在法國人民明察秋毫,這畢竟是個精致的國家,沒將漢字之“愛”如此“做掉”。更多的時候,漢字在異鄉(xiāng)的境遇還是好的。我曾在法國西部小城的一家舊書店里見到一幅標準的中國字——“書香”,掛在書店已近斑駁的墻壁上。旁邊落的款是:“不問窗外紛紜事,但求世間未見書”。去年冬天,我隨團參觀大西洋邊一個村莊的教堂,沒想到與漢字亦有番奇遇。接待我們的鄉(xiāng)村牧師神情肅穆地站在臺上,單手懸開一軸書法,上面寫著“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讓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中國人感慨不已。

我住在一幢公寓里,鄰居里有位叫Duc的越南教授,中文名字叫“德”,我們時常在一起聊天,Duc對中國充滿好奇與敬意。起初他甚至教我說幾句越南話,但很快,Duc便少了熱情,Duc說其實他并不喜歡越南文字。那是一堆用拉丁字母、部分漢語讀音以及幾個注音符號七拼八湊出來的文字,無論是和中文還是西文相比,都顯得捉襟見肘。越南曾長期使用漢字,并發(fā)明了自己的“字喃”,后受法國殖民者的影響,將文字徹底拉丁化,因此有了這“四不像”(法語、漢語、字喃、拉丁語)文字。

布朗夏爾是我認識的一個布列塔尼族小伙,我們曾聊過《別再死了,語言!》(Halte à la mort des la mort des langues?。┮粫敃r他近乎哀嘆地搖頭——世界正以每年消失二十五種語言的速度(該書觀點)走向“文明一體化”,布朗夏爾相信十五年后布列塔尼語也在劫難逃;同樣悲哀的是,法語在擠逼布列塔尼語的同時,未來也可能會“在英語文化的強大攻勢下走投無路”。空前的文明兼并,陽光下可見的弱肉強食的水印,在整合世界文化的同時也讓世界失去許多色彩斑斕的東西,直至人類文明的叢林里只剩下一種講英文的動物。自十九世紀以來,英語就是這樣,在推進世界文明進程的同時,它也扮演了“語言斷頭臺”的角色。法國人所以恨英語文化,既是世仇,也源于英美今天的咄咄逼人的優(yōu)勢。

和布朗夏爾一樣,我的不少法國朋友對中國文化都十分感興趣,比如中國結藝、剪紙、京劇臉譜,當然也包括漢字。在許多西方人看來,東方之所以神秘,和漢字不無淵源。這些像“被刀耕火種出來的”方塊字,每一枚都散發(fā)著原始繪畫與圖騰的氣息。一位名叫馬奧爾的法國男孩,見到我時常會掏出一個小本兒,讓我教他習漢字。每次看他寫中國字,我都難免會笑出聲來。確切地說,他是在畫漢字,像學素描,講究“三庭五眼”。聽我說普通中國人能認幾千個漢字時,他嚇得半天沒合上嘴。他大概在想,東方人的腦子的確神秘偉大,黑發(fā)之下竟然藏了那么多幅圖案而不混亂。

當然,真愛漢字的還是中國人,那是一種融于血液的熱愛,而不只是出于文化上的好惡或實用的考量。一位來自沈陽的留學生朋友,聽我背了句席慕蓉的“那渡船頭上風里翻飛的裙裳”,歡欣難抑,旋即將它寫在黑板上,然后站在一邊,浩嘆漢字意韻之美。當時的情形讓我一生難忘——他雙手近乎掬著了“裙裳”二字,像圣·??司w佩里筆下的小王子,呵護自己星球上的那朵玫瑰花。那一刻我相信,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每個漢字都是和狐貍一樣可以被“馴養(yǎng)”的,而不止于唐詩宋詞的意境之美——世界大概還沒有哪一種文字能像漢字這樣可以供人享受人生。

近幾年在網上看新聞,時常會讀到一些讓我歡欣鼓舞的文字,世界經濟“中國一枝獨秀”,歐洲流行“漢語托?!保绹d起了“中文熱”,大家嚷著“你好”到中國搞投資……洋子洋孫們不知道,當年八國聯軍大鬧北京城,唯一沒能搶走的,大概就是漢字了。他們更想象不到的是,在此后的漫長歲月里,漢字險些被中國人自己“刨個坑兒給埋了”。

漢字,讓中國人詩意地棲居。我慶幸漢字逃過了上一個世紀的劫難。它禍起中華衰微的國運,也源自城市脆弱的人心。好在這畢竟是個偉大的民族,穿越歷史無窮的險境,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終以忍辱負重之心,使中華文明薪火相傳,未蒙沒頂之辱。

1918年錢玄同首先在《新青年》上發(fā)難,在這篇《中國今后的文字問題》中,錢玄同稱,“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文;欲驅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蠻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文”,“欲使中國不亡,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須(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錢玄同希望中國能廢除漢字,因為“處處都足以證明(漢字)這個老壽星的不合時宜,過不慣二十世紀科學昌明時代的新生活”。那個時代大多數有頭有臉的文人,對用來表達自己思想的漢字幾乎到了仇恨的地步。魯迅被稱作民族的脊梁,卻差點上房揭了“漢瓦”,將漢字綁去“殺頭”。魯迅說,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倘若不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與此同時,文人政治家瞿秋白也不甘示弱,其對漢字的辱罵幾乎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在瞿秋白眼里,拉丁文字是印有ISO9001標簽的抽水馬桶,代表先進文明。

清末以降,國勢既已衰微,西學乃當務之急,“西體中用”、“中體西用”之爭便是明證。糟糕的是,中國大多數激進知識分子為使“東方不敗”,紛紛將西文視作葵花寶典,“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索性閹了這“象形文字的殘余”。透過一個世紀的煙云,回想起歷史上的這些聲音,我驚詫于中國知識分子勾肩搭背群起趕時髦時有多么瘋癲。無論是國統區(qū)的國語羅馬化運動,還是“漢字一定要走拉丁化”的反右斗爭,都讓我在事后想起它們時冒一身冷汗。語言是一個民族的血液,是承載文明的江河,失去它,就失去了根本。這與古人所說的“亡其國,先亡其史”的道理是一樣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若是將漢字消滅了,對于整個中華民族來說,“山河”就不在了。

陳獨秀與胡適也是主張廢除漢字的。只是胡適態(tài)度稍顯溫和一些,認為一切都得慢慢來,先把漢字變成白話文,再談消滅漢字,因為文言文里有太多的單音節(jié)詞,“決不能變成拼音文字”(現在的越南語看上去便像是被雨水沖散了的法文,像是拉丁版的方塊字,既不流暢,也不美觀)。胡適持此主張,雖是權宜之計,但他的白話文運動讓漢字這個“象形文字的殘根余孽”能爬出中世紀的茅坑,多少算是救了漢字。所以才有今日漢字與拼音同生共氣的機會,這大概是迄今為止最經典的“中體西用”的案例了。

其實,真正“茅坑援手”、挽漢字茅坑于既倒的還是中國老百姓。因為在精英們努力推廣羅馬漢語和拉丁漢語時,草根階層大多“甘心愚昧”,沒有一點“與時俱進”的精氣神。所謂思想的“龍種”收獲現實的茅坑,字母化在中國一直只停留在自負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書齋里,漢字因此存活下來。這或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可以“愚昧圖存”的例子。它讓我相信柏克所說的保守主義有其金貴的一面。

2003年5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