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緣分?!?/p>
“你不是無神論者嗎?”
“那你不還是天主教徒嗎?難道你不認為上帝會為你安排一個人嗎?這就是緣分。”
“我相信上帝會把最合適的那個人給我,但必須通過努力才能找到他?!?/p>
“……”
后來,她給我分析了一個在幼兒園時就聽到過的灰姑娘的故事:童話般完美的結(jié)局,始于灰姑娘自身的努力,如果不是她想盡辦法逃出繼母的監(jiān)視去參加舞會,怎么會有如此美好的結(jié)果呢,那時老師就鼓勵他們,要勇敢地抓住任何有可能的機會,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利。艾倫不確定我是否接受了這種”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處世原則,但自這次不大不小的爭執(zhí)后,她就不斷告誡我要去爭取自己應得一切。
善于觀察的艾倫,有時還能注意到文化差異在細節(jié)方面的體現(xiàn)。有一次外出游玩,大家各自備午餐,她隨即對我倆不同的”吃”文化評頭論足起來:
“你看,中國人吃飯是菜擺在桌上,大家去挾菜,去分享,體現(xiàn)出中國是群體社會。西方人是分餐制的,先把食物分在各自盤中,你的、我的、他的,分得很清楚,所以西方國家是個體社會……你再看餐具,中國人用筷子,一只手就能吃飯。西方人用刀叉,要用左右手并用才能吃到飯,所以我認為中國人很聰明,但再想想西方人連吃飯都可以使用鐵器,在工業(yè)方面應該比其他地區(qū)發(fā)達……”
艾倫就是如此的熱衷地域性的文化差異,她喜歡找我們之間的不同點,我也就任由她評說。雖然,也有時拌嘴也會互不相讓,她總是喜歡地說, “能不能不用你那中國式的思維!“ 我也會毫不相讓,”如果不用你那美國式的思維想問題,你就會明白我在說什么!” 但漸漸地發(fā)覺,事實上文化上的交流和影響是相互的,而且是潛移默化的。葛比
如果說,艾倫教我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差異,那么葛比就是幫我消除了人種之間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