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逖在狩獵行內的口碑甚佳,一致公認他是贊比亞境內動物標本及皮革制品業(yè)的老大。許多贊政府要員的辦公室或家中擺放著他的作品,來自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定單多得令他接應不暇。所以,每次在作坊里見到的總是在干活兒的米逖,他是老板,更是工匠。那些黑人雇員比他要清閑很多,只是搭個下手、遞個工具什么的,所有技術活兒都要他親力親為。這也許是他從來不脫工作服的緣故。一次,他到我住所門口給我打電話說帶來一些東西給我看,我請他進來,他稍顯拘謹地說,我這身衣服不合適吧。我曾好奇地問過他,是否一年四季都是這打扮,他答稱星期天去教堂時會換正式服裝。只是我從未和他家人一起去過教堂,所以也就沒見過他穿正裝的樣子,興許挺酷,也可能挺可樂。
米逖的敬業(yè)精神更是當今常人難以與其比肩的。一次,我正要取走一張熟制好的斑馬皮,他發(fā)現(xiàn)上面還有一個彈孔沒補好,便提出讓我下星期再來取,或是他進城時給我送去。
我不解,”補一個彈孔要一個星期?”
“這是只山地斑馬,贊比亞沒有山地斑馬,只有納米比亞和南非有;再說這彈孔位置很特殊,難以找到合適的修補材料?!?/p>
也許是做事過于專注的緣故,他對外部世界的情況了解不多,也不甚關心。出于生意需要,他天天上網接攬生意、處理業(yè)務,卻很少關注新聞。幾年來,贊比亞兩次換總統(tǒng),包括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勝出的消息也都是從我這里得到的。對他來說,誰當總統(tǒng)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要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定單。
與他做交易無須侃價,且確保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結賬時,他會捧出詳細價目單的本子,上面明碼標價,哪個項目多少價格寫得清清楚楚,該多少是多少,他既不會多要,也不會少收。
少花錢買好東西也許是所有地球人的良好愿望,可拉下臉來討價還價絕非是常人所具備的能力,但在非洲不會侃價當屬另類。剛到非洲時,我常因懶得(也羞于)侃價而當怨大頭。學會侃價后,不僅淘到不少物美價廉的物件,還交上一幫做小販的朋友。許多職業(yè)小販把生意看作是謀生的手段同時也是其社交的機會。有時一大早,你去包圓兒買走他攤位上所有的東西,他會坦誠相告:少買點吧,要不下午我就沒事干啦。碰到有時間且愿意借此練習口語的華人來磨上倆鐘頭,臨了再給盒清涼油外帶拍肩膀,興許能比要價便宜一多半的價格買走商品,而且待下次再見時買家與賣家就會成朋友啦,是朋友了自然而然就會給個朋友價嘍。
米逖不會侃價的另一原因是因為不太識數,計算能力極差,一筆幾個數字相加的帳也需要用計算器算好幾遍,叫人看著那份急吆。且常常算錯,不是少收,就是要多了,但絕非是成心,實在是因為沒算明白。無論是加工還是買賣,只要收費項目超過三項,他算錯幾率必定超過50%。真不知當年他是怎么拿到碩士學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