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付出的形式收獲(1)

分手笑忘書 作者:老m


沒人愛的時候,就去愛別人吧。付出愛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

當你愛的人不再需要你的愛的時候,就把它送給需要的人吧。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是療愈自己的最好方式。

“公益”兩個字的意思 ,是“對別人有益”。可是我想每一個做過公益的人都會同意,做公益,首先是對自己有益。人都是自私的,趨利避害。無論經(jīng)濟利益還是精神享受,總要有利才會做一件事。在你能收獲的所有事情里,做公益這件事,是成本最低收獲最大的,是在自己得到快樂的同時也能切實幫助到別人的事。那種付出的快樂,沒經(jīng)歷過的人不會懂。

最開始去四季青敬老院陪老人們聊天,是一個相親對象帶我去的。雖然最后我們沒能成為戀人,我對這次相識依然心懷莫大的感激。可以選擇去陪伴孤兒或者孤寡老人的時候,我選了老人。因為“老”將是我最后的歸宿,我想先穿越時空去看看他們的世界。

他們的世界……并不是一個讓人安心變老的世界。我只能盡自己的力量,給老人們帶來盡量多的快樂和幫助。

聽要強的楊奶奶講她年輕時發(fā)明洗衣粉的故事,看矍鑠的趙爺爺練書法,覺得他們真可愛,可愛得像自己的爺爺奶奶,想拉著他們的手,一直不停地說說那些無聊瑣碎平淡卻又熨帖溫暖的家常話。看到失明的張奶奶,女兒去世,每天只能與廣播為伍的時候,除了冒著大雪按時去陪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么。聽到因小兒麻痹而癱瘓在床的李阿姨爽朗的笑聲,我露出了失戀一年以來少有的發(fā)自真心的笑容。

這些鮮活的、真實的老人,都有各自的不幸,也未必都足夠積極樂觀,但是他們的頑強和對生活的勇氣,讓我真心佩服。每次我們到來時,他們綻開如同見到兒女般欣慰的笑,足以讓我把一個個周日的大好時光,花費在那個陽光明媚的養(yǎng)老院。

做支教老師,去幫助那些窮困而純真的孩子,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這個機會在我失戀第三年的時候來臨。云南,寧蒗縣,溫泉村,一個距離麗江8個小時車程的貧困縣。溫泉完小。100多個孩子,6個老師,2個支教老師。孩子們的午飯是白水煮青菜,沒有肉;孩子們的操場是莊稼地中間的一片土地,沒有跑道;孩子們的衣服都是校長募捐來的,花哨又時尚,也偶爾會不合身;孩子們的課外書也都是別人捐贈來的,鎖著,平時舍不得看。孩子們的校訓是:感恩、奮斗、發(fā)揚、貢獻。把感恩作為校訓的第一條,感動且心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