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付出的形式收獲(2)

分手笑忘書 作者:老m


我在這里教語文課、環(huán)保課,還有我自己編的《幸運課程》,根據(jù)美國人理查德·懷斯曼(Richard Wiseman)寫的《幸運背后的心理密碼》一書改編的,我希望他們從小培養(yǎng)樂觀、積極、堅強、開朗的個性。這樣無論環(huán)境怎樣艱苦,外來的物質(zhì)沖擊多么強烈,他們也能依然保有一顆知足樂觀的平常心。

雖然精心準備了一周,可是第一次上講臺前還是緊張得要命,我甚至怪自己多事,跑到大山里,被這群拖著鼻涕的娃娃們搞得心臟砰砰直跳。但是,硬著頭皮走上講臺之后,那一雙雙如同“我要上學(xué)”的希望工程宣傳畫上的純真的大眼睛,就像興奮劑一樣,讓我立刻優(yōu)秀教師附體,慈愛、盡責、散發(fā)著母性的光輝。

村里的天是真藍,風(fēng)景真美;學(xué)校是真窮,可是孩子們是真快樂。

看著學(xué)校里這些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們午飯吃白水煮白菜的時候,是真的心疼。遙想中巴開8個小時,然后飛機飛5個小時之外的北京,我那些朋友的孩子們的午飯,無不是精心地進行營養(yǎng)搭配的,為了讓孩子吃飯買各種“藍瓶兒的綠瓶兒的”口服液,孩子們卻吃不了兩口就跑去上網(wǎng)了。而這里的孩子對清湯米飯卻吃得津津有味??墒?,那些被家長逼著小小年紀就要去上各種班各種課內(nèi)外輔導(dǎo)課的北京孩子,和溫泉村從小生活在摩梭族大家庭不分彼此走進村里任何一家都能拿起筷子吃起飯來的無憂無慮的孩子相比,不知道誰更快樂,誰更幸運。

這樣的思考永遠不會有結(jié)論。我的答案是:無論身處何種生活,都認可自己的生活,熱愛自己的處境。看自己生活中積極的部分,感恩自己擁有的東西的人,永遠都是更快樂、更幸運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