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思利及人的力量(升級版)》第一部分 思利及人(1)

思利及人的力量(升級版) 作者:李惠森


記得在我小時候,家里就一直掛著一幀字幅,上面寫的全是格言聯(lián)。

"至樂莫若讀書,至要莫若教子……修身豈為名傳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這幀字幅的背后是有一段故事的。

有一次,父親在中國臺灣遇見了一位專門研究字畫的老人,兩人一見如故,臨走時,老人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幀字幅贈給了父親。字幅中"修身豈為名傳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讓父親深有感觸,他認為"作事惟思利及人"這句話與家族的處世經(jīng)商之道非常契合,因此便將"思利及人"四字單獨裝裱起來掛在了辦公室,并把它作為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也以此來教育我們。

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我對這四個字的理解越來越深刻。

"修身豈為名傳世,作事惟思利及人"這句話最早出現(xiàn)在唐朝,是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中集字而成。

"修身豈為名傳世,作事惟思利及人"雖樸質(zhì)簡潔,卻把人生的道理說得很透徹。我的理解是:人生難得,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難道僅僅是為了傳名于世?徒有虛名不如做點實事,做事就必須"思利及人"。

人活著究竟為了什么?這是每個人都要思考的首要問題。

名傳世為虛,做實事為實,人生的價值體現(xiàn)在你所做的事情上。因此,能不能將事情做成、做好、做大、做久,成就一番事業(yè),作出對社會的貢獻,就成為人生的重點,成為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biāo)。

"作事惟思利及人"這句話里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說明了思利及人的目的--為什么要思利及人?就是為了做好事情。第二層意思說明了"思利及人"的效果--只要將"利及人"思考清楚了,做到位了,事情就一定能夠做到、做好、做大、做久。

思利及人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神奇的作用?簡單的詞語中蘊涵著怎樣的規(guī)律和能量?

什么是"思利及人"?

"萬事皆為利來,皆為利往","思利"是人們做事的原因和動力,是人們普遍存在的客觀需求。

什么是"利"?除了通常所指的金錢、物品外,"利"包含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它可以是物質(zhì)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顯性的,也可以是隱性的;可以是當(dāng)下具體的,也可以是具有未來意義的。

但問題的關(guān)鍵是,我們怎么從"思利"走到"得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