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使我們愿意全部體諒,愿意考慮種種限制和條件,但一個普遍現(xiàn)象依然存在:相應每一個被允許在公共場合瘋跑的孩子,都有幾百個孩子被不必要的管制和約束,承受家長的吼叫、威脅和欺辱,孩子的要求一貫被忽視,疑問得不到解答,孩子已經(jīng)習慣于自己的請求被自動拒絕,膽敢問一下理由,回答則是“因為我這么說”。
你可以不相信我,下一次去游樂場、購物商場或生日聚會時,假裝你是個人類學家,觀察一下正在發(fā)生著什么。你不會看到從沒見過的現(xiàn)象,但也許會注意到之前從未留心過的細節(jié),從中可能會得出一些結論。不過要小心:對周圍的人和事增加敏感度不一定令人愉快,過于細致的觀察會讓逛公園變得不那么輕松。一位來自加利福尼亞的母親在給我的信中這樣寫道:你最近有沒有去過食品店?這里變得越來越令人痛苦。“看著”家長們對孩子施用行賄、羞辱、懲罰、獎勵,總之是虐待的手段,令我?guī)缀鯚o法承受。我那可愛的心理屏蔽怎么不起作用了?……一句句諸如“如果你不安靜下來,我就再也不帶你來這了!”和“寶貝只要你不哭,我們就給你買冰激凌!”這樣的話幾乎令我窒息。我以前是怎樣充耳不聞這些話的呢?
回想前兩章提到的不同的“有條件養(yǎng)育”技巧,其有害的原因之一就是令孩子感受到被控制。從另一個角度看,當我們用懲罰、獎勵和其他策略去操控孩子的行為時,他們會逐漸感覺到只有順從我們的要求時才會得到愛。因此,“有條件養(yǎng)育”就是實施控制的后果,即使我們本意并非在于控制;相反,控制也有助于解釋“有條件養(yǎng)育”的破壞性影響。
不過,過度管制本身就是問題,因此這個話題獨立成章。它不限于任何特定的訓導技巧,不僅僅局限于“暫?!?、星星獎勵表、打屁股、夸孩子“做得好”,或是特權的誘惑、特權的掠奪等等。如果我們不能抓住一個基本真相:即當今社會中,養(yǎng)育模式的最大問題并不在于縱容,而是對縱容的恐懼,那么用一種模式去代替另外一種模式也不會起到多大作用。我們過于擔心會溺愛孩子,最終往往淪為過度管制孩子。
確實有些孩子被溺愛,有些孩子被忽視,但我們一直疏于討論的問題是“微觀式管理”孩子的手段在泛濫,仿佛孩子完全淪為我們的附屬品。因此,一個關鍵問題是我們?nèi)绾卧诒苊膺^度管制的前提下給予孩子引導和限制(二者并重),這個問題我稍后會重做闡述。不過我們首先必須要弄清楚過度管制的實際程度,以及它為何是我們需要抵制的誘惑。
許多家長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表明他們?nèi)狈⒆拥男枰拖埠玫淖鹬亍聦嵣?,就是缺乏對孩子的尊重。許多家長的行為,表示他們認為孩子就不應該得到成人般的尊重。多年前,心理學家海言姆?吉諾特曾邀請我們思考自己面對孩子某次不小心落下什么東西時的態(tài)度,將其與我們對待習慣性丟三落四的朋友忘記某樣東西時的態(tài)度做對比。恐怕幾乎沒有人會像對待孩子那樣用嚴厲斥責的方式去對待朋友:“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告訴你多少次離開時要帶好自己的東西?你是不是覺得我沒事兒可干就閑等著給你收拾啊?”等等。而對待朋友,我們卻可能只會簡單地說:“這是你的傘,別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