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溜:先蒸或炸,再用熱的湯汁拌均勻。
(23)白灼:清水加油,煮沸后將物料放入煮熟即可。
(24)干煎:固本酒,姜片墊底,加豉油皇,將物料煎熟。
(25)串燒:用微波爐燒出后加燒烤醬。
(26)椒鹽:炸過后放椒鹽粉去炒。
(27)紅鹵水湯汁配料:南姜、花椒、八角、陳皮,桂皮、草菇、蒜頭、姜、蔥頭、蕪茜、沙姜、香葉、干草、玫瑰露等。
作為點菜員,每一種常見的烹調方法可以不會實際操作,但不可以說"不知道",或者把相似的兩種混淆,對于一些比較生僻的做法更要再三確認,切忌不懂裝懂。
案例:
記得我曾經去過南方沿海的一個小城,當時在這類城市還極少有開川菜館和湘菜館的,所以在這兩個菜系里的一些烹調方法并不為人們所熟知。在一個比較大型的酒樓里,我們看到菜單上有道菜叫"干煸土豆絲",就問了一下負責點菜的服務員說這個是怎么做的,點菜員琢磨了半天告訴我們,這個菜就是把馬鈴薯切絲拿去油炸,然后瀝干。我們反問他:"那為什么不直接叫油炸土豆絲呢?"那個點菜員說這是湖南、四川兩地比較地道的叫法。
雖然當時我們沒點這個菜,但在很多年以后,當我吃到干煸四季豆,被那股麻辣的味道嗆到滿臉通紅的時候,我開始"記恨"多年前那個不合格的點菜員,他把"干煸"的程序只說了一半,而沒有說明油炸過后還要用干辣椒來炒,用現在的話來說叫"誤導消費者",不過還是慶幸他沒有把土豆絲說成炸薯條。
點評:
由上面的案例得知,點菜員要了解各種菜式的烹調方法,并且要具有能夠清晰地講解給顧客聽的能力。
再次,每一位點菜員都需要掌握"察言觀色"的能力,也就是通過"看"和"聽",對顧客的行為和言語進行揣摩。"看"的內容主要包括:看客人的年齡、性別、職業(yè)、文化程度和性格類型,還要觀察到誰是主人,誰是客人,還要看人員的組成結構,例如客人若年齡差別不大,多半是同學或朋友,帶有孩子或老人,則家庭型客人居多,若互相謙讓,一般是因公交往的商務型客人。"聽"的要求是能聽出話里話外,準確地把握客人的需求、想法,內容包括:客人的口音是本地還是外地,吃便飯還是洽談生意,是宴請朋友聚餐,還是情侶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