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新新詞典》網絡文體

網絡新新詞典 作者:風君


4 網絡文體

【腦殘體】

詞義:又稱“火星文”,是一種在所謂“非主流”群體中廣泛使用的網絡文字表達方式。其特點是在文字中大量使用繁體字、日語異體字、拼音符號及冷僻字等,以達到標新立異、特立獨行的效果。如“莓兲想埝禰巳宬儰⒈種漝慣”就是標準的腦殘體,轉換成正常寫法是“每天想念你已成為一種習慣”。

考源:“腦殘體”在網絡上的源起并不單一,追求簡單而流行的符號化輸入,繁體字輸入,夾雜外語的表達習慣以及一些游戲界面對漢字的支持較弱導致的拼音化輸入,都是腦殘體可能的來源。而真正大行其道,則是在一些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網絡論壇和游戲平臺(如“勁舞團”)的傳播,并被這一群體當做一種突出自我、彰顯個性的叛逆表達方式。不過由于這種書寫方式不被社會主流及普通網民接受,于是便被其嘲笑為“腦殘體”或“火星文”,那些熱衷于使用和傳播“腦殘體”的則被稱為“腦殘兒”。

辨析:腦殘體的實質是文字的拼音化,并通過大腦的模糊糾錯和整體分析能力來理解整句話的意思??梢杂脕肀磉_一些簡單的含義。因為漢字本身是“形,音,義”的統(tǒng)一,而“腦殘體”破壞了這種統(tǒng)一,是一種扭曲的表達方式。與“網絡語言”也不是一個概念,如果說網絡語言中的諧音化、符號化和表情化等方式有著加快輸入速度、表達另類含義等意味在,那么“腦殘體”則是純粹為了嘩眾取寵而費盡心機,其輸入方式只有更加麻煩而不是快捷,表達意思也多蒼白無力。之所以流行,除了青少年盲目追求個性、跟風效仿外,也與使用此類文字被人鄙視之后的逆反心理有關。腦殘體長期來看不利于漢字文化的傳承,應該引起人們的警惕。

雷同詞:火星文

相關詞:腦殘兒、非主流

【知音體】

詞義:網絡“惡搞”文字表達方式之一,指模仿《知音》雜志,用極具煽情性的敘述來書寫標題,以吸引讀者目光的表現方式。其形式多演變?yōu)閷κ录目鋸埑尸F和對文學作品的惡搞。

考源:“知音體”源自對《知音》的模仿,敘述描寫邊緣階層生活與感情故事,以悲情化引起讀者情感共鳴,其標題往往走煽情路線。而“知音體”真正走紅網絡,則是由于2007年8月某某社區(qū)的某個帖子,號召網友以類似《知音》雜志標題的方式給大家熟悉的童話、寓言故事等重新命名,并帶頭給《白雪公主》重新命名為“苦命的妹子啊,七個義薄云天的哥哥為你撐起小小的一片天”。此舉一出立刻迎來廣大網友的踴躍跟風,成為著名的網絡表達方式之一。

辨析:“知音體”與“標題黨”雖都涉及標題夸張,不過比起后者所具有的功利目的(增加瀏覽量),“知音體”在網絡上可說純粹是網友“惡搞”精神的體現,其表達的是對這種以“煽情”、“感人”為幌子,吸引讀者閱讀并博取同情淚水的故事敘述方式的厭倦和嘲諷。

雷同詞:標題黨

相關詞:惡搞

【蜜糖體】

詞義:一種網絡文字表達方式,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度396個新詞之一,其特點是:1 大量使用代音,如將“是”說成“素”,將“非?!闭f成“灰?!?,將“這樣子”說成“醬紫”,將“的”說成“滴”,將“不過”說成“八過”等;2 大量使用疊字昵稱和英文昵稱,如“豬豬”、“東東”、“Daddy”、“Mammy”;3 在句末使用“哦”“捏”“鳥”等語氣詞。經典例句有“哇……真滴素好可怕呀……八過后來糖糖回家問mammy,mammy說素假滴……糖糖被人騙啦”。其整體效果就是營造一種“甜、嗲、膩”的語言效果。多為年齡較低的女生所偏愛,以顯示自己的可愛和嗲氣。

考源:使用代音詞在網上早已有之,如“粉(很)可愛”、“稀飯(喜歡)”、“表(不要)”等,不過此類用詞的集大成者“蜜糖體”的出現則在2009年2月。當時某某社區(qū)一名為“愛步小蜜糖”的網友發(fā)布了一個帖子,在帖子內容中寫道:“555……糖糖也好想要一個LV滴包包啊……糖糖滴mammy用滴就素LV……而且有好多……好多個哦……糖糖滴daddy說……等糖糖考上大學了……一定會買個LV滴包包送給糖糖哦……好期待呀……嘻嘻……”寥寥數語,就將這種甜到發(fā)膩的說話方式運用到極致,并且文如其名,像“蜜糖”一般。因此短短幾天之內其便迅速竄紅,“蜜糖體”也成為此類表達方式的正式名稱。

辨析:“蜜糖體”的出現也引來不少爭議,有人受不了這種甜到發(fā)膩的說話方式,認為其過于做作,也有人認為雖然有些做作和裝嫩,不過這種表達方式其實也不失可愛有趣,于是紛紛效仿?!懊厶求w”其實和“腦殘體”一樣,都是青少年網民在網上追求個性、表現自我的一種方式。只是相比后者,蜜糖體相對較為溫和,且多為女生所用,所以較少引起太大反感。對此類表達方式的流行,一味追捧或指責都不是解決之道。其實只要交流可以建立,采用的方式并不需太多苛責,社會對于青少年群體也應以疏為主,建立雙方都可接受的溝通方式,才能將“非主流”化入“主流”。

相關詞:灰常、醬紫、釀紫、稀飯

【紡紗體】

詞義:即“仿莎體”,顧名思義,乃是“模仿莎士比亞的文體”。指在網絡上流行的一種“惡搞”文字表達方式,其特點是:1 仿造英文語序翻譯成中文的效果,盡量使用倒裝句式;2 稱謂使用敬語,如“閣下”、“大人”、“鄙人”等;3 杜絕網絡流行詞,如“BS”等簡寫或“偶(我)”、“粉(很)”之類的代音用法;4 杜絕臟話,即使有感情發(fā)泄,也限于“該死的”之類;5 整句不用標點。經典例句有“我親愛的朋友們也許是時候聽聽一些忠告了雖然難免會有些刺耳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將非常的誠懇”、“因為人用大腦思考你是蘋果你用果核所以你不懂”。其整體效果意在營造一種“如莎士比亞戲劇般高貴,優(yōu)雅”的表現方式,以摒除網絡上一些不雅的語言和流行表達方式。

考源:“紡紗體”源自百度貼吧中佳木斯吧的某吧主,其常用這種居高臨下式的“高雅”、“華麗”文體進行發(fā)言,引起眾多網友的嘲諷、模仿和惡搞。因為模仿莎士比亞戲劇的語言效果,這種文體便被冠以了“紡紗體”的戲稱。

辨析:“紡紗體”的本意,也許是創(chuàng)始者個人對網絡語言日益低俗化并充斥謾罵攻擊的一種反抗。不過由于采用的方式較為極端,致使其本身也淪為被“惡搞”的對象,也變成了其所摒棄的網絡流行文體的組成部分。在對此結果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感嘆網絡文化巨大的同化力和影響力。

【裝13體】

詞義:網絡“惡搞”文字表達方式之一,其特點是在文中大量使用英文(主要對各種品牌商品名稱及譯名),以及沒有實際意義的書面語,情景描述及形容詞,以彰顯自己的品味、格調或是突出意境。經典例句有:“下午的時候,在咖啡館小坐,點了鐘愛的Robust的純凈水。輕輕地喝一口,味道的確比Wahaha的要好些??磥砦易铉姁鄣呐谱樱皇菦]錯的。用Pure的Handkerchief擦了擦嘴角以后,我嘗了一口士多啤梨,那果子新鮮而充實,水珠在其上滾動,在昏黃的燈光下滾落下來,好像我心底的淚水”(大義:下午我去咖啡館喝了瓶礦泉水吃了盒草莓)。

辨析:此類文字表達方式其實在一些網絡文學作家的作品中多可找到蹤跡,而在網絡上被冠以“裝13體”之名,則還是源于網民對其文字特點的夸張、放大與惡搞。其具體源于何處何人已無從知曉,但所想表達的無疑是對此類看似華美,實則空洞;表面追求所謂“品味,格調”,實則無病呻吟、刻意做作、令人反胃的表達方式的厭倦與嘲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