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代 序/最佳教養(yǎng)方法是觀心(2)

幫父母讀懂幼兒心:兒童心理解讀與教養(yǎng)行為引導(0-3歲) 作者:魯杰


幼兒的每一種行為背后,都有著深刻而復雜的原因。他們對安全十分敏感,依戀父母,期待自己得到承認,需要被尊重,卻同時又想實現(xiàn)自我的需求。幼兒期間的孩子正在發(fā)育大腦,渴望更多的感知和動作經(jīng)驗,想象力豐富多彩,卻又在探索過程中因對失敗過于敏感而容易退縮和放棄;既心靈開放渴望友誼,又因自我中心而不肯分享。父母既要讀懂幼兒愈加豐富的內心,又要在每一回親子交流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最值得信任,父母的愛沒有離開過他一秒鐘。

直接在洪水泛濫的地段圍追堵截洪浪般地控制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從來都是本末倒置,勞而無功。情緒與行為來自于意念。讀書,是父母透過文字讀孩子的心,也是父母在讀自己的心。讀懂了心,就能產生真實純善的生命體驗,清晰明朗的意念開始覺醒,情緒、行為才盡在掌握。這時,最好的教養(yǎng)方法就水到渠成般,從心里,從腦中,從手上,從眼睛和聲調里,從體態(tài)上,一齊恰到好處地涌現(xiàn)出來,幼兒頃刻之間,就領悟了父母全部的愛,他會特別配合、心甘情愿地按照你的指令去做好他自己。那時候,父母不需要特別的招數(shù),只須說:吃飯了,睡覺了,起床了,刷牙了,讀書了,媽媽累了抱不動了,爸爸今天沒有帶夠錢……最簡單而樸實的要求,足矣。孩子內心本身就能量充足,需要父母更巧妙圓融地把他的能量激活,只要擁有心智成熟功德圓滿的父母,孩子的心都知足常樂。

父母永遠不可能完全清楚地了解自己,也永遠不可能完全清楚地了解孩子。父母養(yǎng)孩子的過程,更是父母養(yǎng)自己的心的過程。父母在遇到困惑苦惱時,唯一要做的就是:放下紛雜混亂的思緒與情緒,垂下眼簾,觀自己的心,不停地回到內心那個平靜純善的起點去理解,理解愛,感悟愛;再嘗試著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柔和、小心翼翼而堅定地,欲言又止,思慮再三,只說幾句話,留下一大堆話咽回肚子里;心里期待和祝福著孩子,對所有家人的態(tài)度都更誠懇和謙卑,行動上更勤懇,情感上更慷慨,把心靈敞開,讓孩子及所有的家人都進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