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相生(一):
向曹操學加減法
“做”和“生意”是“做生意”的兩面?!白觥币獎邮郑▽?、有形、產(chǎn)品),“生意”要用心(虛、無形、品牌)。
“生”可指生存、生長。兩者同為生命形式,在一般人看來,前者低級,后者高級。企業(yè)家在企業(yè)發(fā)展前期宜多考慮 “生長”(有所為),后期則應注重“生存”(有所不為)。否則,違背了“道法自然”的規(guī)律(《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五章》),會出大問題。
“意”可指創(chuàng)意、意義,兩者都能給生命帶來活力,前者是表,后者是里。我常對企業(yè)家朋友們說,希望他們不僅能做到生意 “圓滿成功”,更能活出生命的意義。
老子說,“有無相生”(《道德經(jīng)·第二章》),意思是有與無相輔才能相成,做生意也是如此。
企業(yè)或產(chǎn)品在生命周期的早期,做生意必須是手、心皆到,勤動手而懶用心不成,只用心而不動手就更不成。到了后期,最佳做法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也是一種有無相生,意在圓滿閉幕。
寫到這里,我想起了曹操的兩首詩:《觀滄海》和 《龜雖壽》,雖說都是公元207年曹操平定烏桓、消滅袁紹的勢力后回師途中作的,但我猜《觀滄海》寫在前,《龜雖壽》寫在后。 當然,這只是猜測,沒有考證過。